杨少华去世前杨伦曾对杨议说:老爷子最近这段时间有点折腾


2025年7月9日,相声界传来了一个让人难过的消息,老艺术家杨少华在天津去世了,94岁。这事儿不仅让相声圈子里的人觉得惋惜,也让好多喜欢他的观众心里空落落的。杨少华这辈子跟相声绑在了一起,走了以后,大家都觉得像是少了个老朋友。不过在他去世前的一段时间,他三儿子杨伦跟五儿子杨议聊过,说“老爷子最近这段时间有点折腾”。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藏着不少晚年生活的细节,也能看出家里人对他的那份操心。

从北京胡同走出来的相声老将

杨少华1931年6月17日生在北京,满族人。他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12岁就跟着师傅学相声,16岁开始登台。那会儿正是旧社会,相声艺人日子不好过,但他愣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儿闯出来了。后来新中国成立,相声这行当也有了新气象,杨少华赶上了好时候。他跟马三立、马志明这些大咖搭过档,合作了不少经典段子,比如《枯木逢春》《聘文书》,都是老一辈观众耳熟能详的。

他这人挺实在,没啥花架子,表演起来接地气,观众听着就觉得亲切。2003年,他跟儿子杨议搭档的《肉烂在锅里》还拿了第二届CCTV相声大赛一等奖,这事儿挺轰动的。那时候杨少华都70多岁了,还能跟儿子一块儿上台,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说明他这辈子真没白干。

到了晚年,他在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里演杨丰年,演得特自然,谁看了都觉得这就是个普通老头儿。这角色让他又火了一把,连年轻人都认识他了。不过人老了,身体难免不行,他腿脚不好,走路都费劲,可他那股对生活的劲头儿一直没丢。

杨少华晚年主要靠几个儿子照顾,尤其是三儿子杨伦和五儿子杨议。这哥俩一个在天津开饭馆,一个继承了老爹的相声衣钵。杨伦那饭馆叫“杨氏一锅”,挺有名的,他平时没少带杨少华过去吃饭,顺便跟客人聊两句。杨少华岁数大了,但人还精神,喜欢跟人唠嗑,饭馆里那些老顾客都挺乐意跟他聊天的。

可岁数摆在那儿,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杨少华腿脚不便,后来得坐轮椅,出门都得靠人推着。他自己倒是不服老,老想着活动活动,但家里人怕他累着,劝他多歇着。他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固执起来谁也没辙。

“有点折腾”的日子

杨伦说的“老爷子最近这段时间有点折腾”,其实是杨少华晚年生活状态的缩影。他岁数大了,身体不好,脾气和习惯也变了些。比如吃饭这事儿,他以前不挑食,可晚年变得特别讲究。杨伦说他老抱怨饭菜不好吃,不是味道淡了就是不合胃口。杨伦没少下功夫,换着花样做菜,可老爷子还是吃两口就放筷子,说没胃口。家里人看着干着急,只能哄着劝着,让他多少吃点。

还有出门这茬儿,杨少华老想着出去透透气,哪怕天气热得要命,他也非要去。杨伦怕他中暑,老劝他别出去,可他不干,非要人推着轮椅去公园逛逛。去了以后,他倒挺高兴,看看树啊花啊,跟老熟人聊几句,精神头儿都好点。家里人拗不过他,只好顺着他,但每次都提心吊胆的。

另外,他心情也不太稳。有时候突然就烦了,冲着家里人发脾气,要不就抱怨身体这儿那儿不舒服。杨伦跟杨议说过,觉得自个儿照顾得不够好,心里挺愧疚的。杨议就劝他,说这岁数的人都这样,得多点耐心。其实这兄弟俩已经够用心了,但老人家情绪一上来,谁也没招儿。

家人咋对付这“折腾”

为了让杨少华日子过得舒坦点,家里人真是费尽心思。杨伦在家里放了蛐蛐罐和鸟笼,这都是老爷子爱听的动静。蛐蛐一叫,鸟儿一唱,他就安静下来,坐那儿听半天,挺享受的。还有人提议打麻将,这主意也不错,能让他动动脑子,还能防老年痴呆。家里人陪着他玩,他高兴了,家里气氛也好点。

不过这些招儿也不是万能的。杨少华有时候还是不满意,觉得日子没意思,或者嫌家里人管得太多。他这人一辈子风风火火惯了,闲下来反而不适应。杨伦跟杨议聊的时候就说,老爷子这“折腾”劲儿,可能是他还不想认老,想多抓点生活的感觉。

2025年7月9号早上,杨伦推着杨少华去了一家饭馆剪彩。这饭馆老板跟杨少华关系好,特意请他去捧场。杨少华那天状态还行,拿剪刀剪了彩,待了没几分钟就回家了。中午吃了饭,跟平时一样午休,结果就这么安安静静走了。

这事儿传出去,大家都挺震惊的。杨伦伤心得不行,血压一下飙到170,住院去了,没能送老爹最后一程。杨议在葬礼上哭得站不住,旁边人赶紧扶着他。夏丽(李丽君)在直播里也说了不少杨少华生前的事儿,还澄清了剪彩那天的传言,说他走得挺自然的,跟活动没啥关系。

杨少华的助理也发了视频,说老爷子是肺衰竭走的,跟剪彩没啥联系。他提了杨少华以前老抽烟,肺不好,这次是旧毛病犯了。网上有人说他临走前还拍视频吃淀粉肠卖货,助理说那是三天前的事儿,当天根本没这茬儿。

杨少华这一辈子

杨少华活了94年,真算得上是大半辈子献给了相声。他打小在北京胡同里混大,学艺那会儿条件苦,可他没放弃。后来赶上相声的好年头,他跟着一帮大师闯出了名堂。他那嗓门儿,那劲头儿,带着老北京的味儿,谁听谁乐。

他跟儿子杨议的合作是个亮点,父子俩把相声这门手艺传得挺好。《肉烂在锅里》那段子,现在还有人拿出来听。晚年演电视剧,他也没掉链子,把杨丰年演得活灵活现,观众看着就觉得这老头儿真逗。

他走了,相声界少了个老前辈,大家伙儿心里都挺不是滋味。不过他留下的东西没丢,杨议说了,要接着把杨氏相声发扬下去。老爷子这94年,没白活,他的笑声还在咱耳朵边儿上呢。

杨伦那句“有点折腾”,听着挺随意,其实挺有分量。杨少华晚年这状态,跟好多老人差不多。身体不行了,心里还不服,想多抓点生活的味儿。吃饭挑剔,想出门逛逛,发脾气,都是他跟岁月较劲儿的表现。家里人看着他这样,又心疼又没办法,只能尽量哄着顺着。

这“折腾”里头,有他对生活的念想,也有家人的操心。杨伦杨议这哥俩,尽力让老爹过得舒坦,可岁数这东西谁也扛不住。杨少华到最后也没闲着,剪彩那天还去了现场,像是给自己这辈子画了个句号。

杨少华走后,网上有些乱七八糟的说法。有人说他剪彩当天累着了,有人说他临走前还在卖货。助理出来辟谣,说这些都是瞎传。肺衰竭这病,跟他抽烟抽了大半辈子脱不了干系。剪彩就几分钟的事儿,哪能把他怎么样。那段淀粉肠视频,也是三天前拍的,跟去世那天没半毛钱关系。

夏丽也说了,杨少华走得挺安详,家里人都陪着,没啥遗憾。杨伦住院,杨议哭得不行,这都是真感情,没人会拿这事儿编故事。

杨少华这辈子,干得最多的就是逗人乐。他没啥大架子,演啥像啥,观众缘好得不行。他走了,相声这行当少了个活招牌,但他的段子、他的风格还在。杨议说了,要把老爹的相声传下去,这话听着挺实在。

他94年的人生,带着老北京的味儿,也带着相声的魂儿。以后再听他的《枯木逢春》,可能会有点酸鼻子,但更多的是乐。他这辈子没白折腾,留下的东西够咱念叨好一阵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6

标签:娱乐   老爷子   时间   杨少华   相声   家里人   晚年   儿子   岁数   观众   老爹   身体   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