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养生的?总结4个字,衣食住行。

说起养生,其实自古有之。现代社会人人讲健康,尤其农村的朋友和空巢老人,对健康和养老问题更是关切。但回望千百年前的古人,他们能没有医生、没有营养师,却往往比我们懂得“顺其自然”。归结起来,古人的养生就是四个字:衣食住行。琢磨明白了,也许就不用苦苦追求那些看似高深的养生之道。

先说衣。古人重视“适时而衣”,春夏秋冬四季更换,防寒保暖。衣服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贵越佳,而是保暖通风,有时候甚至自用苎麻布衣就足够。很多农民朋友的经历也是如此,早些年都靠着棉衣、厚袄抵御寒冬,这就减少了许多疾病。到了现在,虽然条件改善了,但不少老年人还是舍不得添新衣,就怕浪费。这确实反映了生活压力和思乡情怀,但也提醒我们,该保暖时要保暖,别拿养生当节俭。

再说食。古人云:“饮食有节,五谷为养。”没有现代那么多花样,大多数不过是粗茶淡饭,蔬果杂粮。其实越接地气的饮食,越健康。时下农民朋友普遍反映,自己种的菜好吃,养的鸡蛋放心,这都是源于天然。而现在外出的子女很少能享受到这些本土滋味,倒是在城市中各种添加剂转了一圈,回来反而怀念菜园和蒸窝头。所以说,饮食养生应当注重原生态、不过量、不偏废。老人们常感叹年轻人工作繁忙,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时间久了谁都扛不住。

然后是住。古人讲究“安居乐业”。过去的农家小院虽然简朴,但生活有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晚年,总盼着儿孙绕膝,哪怕清茶一杯也是满足。可近年来农村空心化明显,不少农民进城打工,老人独守空屋,真正享受不到“住”的温馨。这种情况在养老问题上尤为突出。很多空巢老人身体状况一般,心理上孤单,这种寂寞谁都难受。想想古人,举家相亲,大年三十围炉夜话,如今成了奢望。住房舒适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家人的陪伴和安定的内心。

再说行。“步行养身”,古人日日劳作,其实就是最好的锻炼。放眼今天,机器代替了体力活,年轻人习惯开车、骑电瓶车,缺乏适度活动。农民朋友到了老年,时常因腿脚不好、心脏病、关节炎而发愁。其实,再忙也别忽略了运动——哪怕每天绕着院子多走几圈,对健康都有帮助。行不只是走动,还有心灵的流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机会就出去走走,听听外面的声音,见见老朋友,对缓解孤独也有益处。

说到这儿,不禁让人感慨,我们奶奶辈靠四个字——衣食住行,活得还挺安稳。可如今农村发展快了,生活节奏变化了,大家反而有难题。比如养老,孩子不在身边、医疗不方便、情感无人照料,使得农村老人陷入焦虑。还有不少农民朋友手里没多少钱,晚景堪忧。有时候,看着自家旧房,想起过世的亲人,不免落泪。如何才能既保留故乡的温情,又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我们共同的课题。

其实古人的道理并不复杂,也不是难以实现的高标准。顺应自然,顺势而为,看淡得失,保持内心安宁,哪怕生活简朴也自有一份安康。对于农民兄弟姐妹们和广大老人来说,守住本分,适度而鲜,用好“衣食住行”四字诀,也许就是最接地气、最养生的智慧。

你觉得呢?你家乡的老人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养老有什么困难?欢迎留言,说说你家里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标签:养生   衣食住行   古人   老人   农民   保暖   朋友   农村   健康   简朴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