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茶”国际文化艺术周现场市民感受茶文化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汗冰 摄
8月15日,2025中国(济南)“泉・茶”国际文化艺术周在济南启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机构以及多个国家的外交官齐聚泉城。
在健康成为茶饮主浪潮的当下,无糖茶凭借天然、健康的属性脱颖而出,备受消费者瞩目,成为青年人的“新宠”。康师傅的“茶的传人”展位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市民孟女士说,以前不爱喝茶,觉得又苦又涩,都是年纪大的人喜欢的。但是现在的茶饮料独具巧思,不仅去除了茶的苦涩,还不用烦琐的步骤,开瓶就能喝到甘甜的茶水,既有闽南铁观音的醇厚回甘,云南普洱茶的陈香内敛,又有潮汕凤凰单丛的兰韵高扬,很有意思。
康师傅展位上的采茶舞,也让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舞蹈以模拟采茶劳动为核心,巧妙地融合了音乐、舞蹈与戏剧元素,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艺术。舞台上的舞者们身姿轻盈,动作灵动,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那片郁郁葱葱的茶园,亲身感受着采茶的乐趣与丰收的喜悦。
在济南举办的文化周,怎么少得了泉城元素,世福堂展位的《明湖荷韵》纯银茶器套装颇引人瞩目。它以大明湖畔绽放的荷花和宋代才女李清照的浪漫诗词《如梦令》为灵感,匠心独运地融合了传统手工制壶技艺。荷叶与花朵的精致錾刻纹理细腻生动,银光闪烁间,仿佛能听见“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妙诗句。每一次品茶,都仿佛是与李清照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传承。
品一缕线香,打一次香篆,让很多人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慧通盛世芳香科技集团的工作人员陈女士介绍,企业传承于东汉传统“和香”的制作工艺,严格遵守“君、臣、佐、辅”的配伍理论,每一款香品至少是一君、三臣、五佐、九辅18味香药。市民范女士在这里第一次体验了打香篆,她告诉记者,自己之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就很想体验一下,但是没有什么机会,这次在“泉·茶”国际文化艺术周上终于体验了一次,非常开心。“原来真的不容易,要凝神屏气,非常仔细地压灰、放粉,才能起篆成型、引火燃香,稍不注意,就会达不到效果。也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文化艺术周现场,古琴文化馆刘东岳老师弹奏了《卧龙吟》《太极》《关山月》《酒狂》,戴玉琳老师表演了《左手指月》《秋风词》《流水》《不染》《阳关三叠》等琴曲,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又似黄钟大吕,时而婉转低回,时而激昂高亢,带领现场观众穿越时空,领略古代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在琴曲的伴随下,观众还观赏了宋代的点茶工艺,茶艺师将磨成细粉的茶叶,用热水打出泡沫,形成一碗如云似雪的茶汤,并在茶沫上“画”出诗词山水,堪称最早的“茶上艺术”。特别来看展的刘先生说,自从看了《梦华录》之后,就迷上了宋代美学,这次在现场看到这样精美的宋代点茶,“也算满足了一个心愿”。他表示,自己已经购买了相关的工具和课程,回家也好好学习一下。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晓涵)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