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业这几年闹得鸡飞狗跳的,全因为中美那点贸易摩擦。荷兰的ASML作为光刻机老大,本来稳稳地垄断市场,结果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供应商KMWE也跟着搅和进来,两人先后表态加大在中国布局,这不,外媒直呼事情闹大了。

半导体这玩意儿是高科技的核心,美国从2022年起就开始收紧出口管制,针对中国大陆的先进芯片设备下手狠。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出台新规,限制极紫外光刻机和部分深紫外光刻机出口到中国,目的就是卡住技术脖子。
ASML作为荷兰企业,本来卖给中国深紫外设备占了营收大头,2022年下半年,美国开始拉盟友下水,敦促荷兰和日本跟进。荷兰政府拖了会儿,2023年3月才松口,说要逐步管制,但得顾着经济利益。结果呢,ASML的出口许可审核拖拖拉拉,好多订单卡壳,供应链乱套。KMWE作为ASML的上游供应商,专做精密部件,也被波及,出口到中国的机器人臂和机械件得额外审批,交货期从几周拉到几个月。
这时候,两家公司开始动脑筋了。KMWE先出手,2023年5月直接宣布在中国乐山租了个500平米的厂房,开建子公司。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出口规则不光管成品,还管上游链条,KMWE的部件出口得美国点头,麻烦一大堆。中国企业为了避险,开始多用本土货。KMWE的老板爱德华·冯肯在采访里直说,要不是中美闹腾,他们可能还守着马来西亚厂。

但现在不行,得本地化生产,才能稳住中国市场。厂子建起来后,KMWE赶紧招本地工人,装设备,测试生产线,确保部件质量跟ASML要求对得上。2023年下半年,厂子试运营,2024年正式投产,本地化率搞到80%,直接绕过跨国运输的审查关卡。这步棋走得快,帮KMWE抓住了中国半导体需求的爆发期。
ASML也没闲着,2023年6月公开招聘,在中国加码200多个岗位,覆盖设备维护、计算模拟和计量技术。公司在中国早就有布局,15个办公室、11个物流仓库、3个研发基地、1个培训点和1个维修站,经营20多年了。
中国区头头沈波在2023年9月媒体访谈里讲得清楚,ASML见证了中国半导体从起步到腾飞的过程,得继续供货,推动行业往前走。招聘分阶段,先从学校捞人才,电子工程和光学专业的毕业生抢手。2023年录用超预期,2024年继续扩招,重点补工程和服务团队。仓储库存也涨了20%,应对客户维护需求。ASML的财报显示,2023年中国销售占比高达46%,深紫外机卖得飞起,中国客户囤货避险。
这些动作一出,美国那边坐不住了。商务部2023年7月通过外交渠道发话,说这种投资可能钻管制空子。路透社报道,美国还拉日本入伙,2023年7月2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出新规,限制23类半导体设备出口到中国,8月生效,包括光刻辅助设备。日本嘴上说不针对特定国家,但大家心知肚明。ASML的日本伙伴受牵连,全球链条晃荡。2023年10月,美国又更新规则,加参数阈值,影响部分深紫外机型。ASML赶紧声明,影响有限,但内部加速本地调整。

转眼到2024年,美国商务部扩展管制名单,加了140家中国实体,要盟友跟上。日本配合但不全盘,荷兰也掂量着来。ASML季度报告里,中国销售占比升到25%以上,超预期。KMWE乐山厂产量翻倍,支持ASML交付。2024年下半年,美国新规限制更多设备软件,ASML说2025年展望内能扛住。2024年12月,美国再推更新,ASML确认全年招聘目标达成,在中国部署500到600台深紫外机。2025年上半年,ASML中国团队扩员,招聘工程师应对需求。KMWE继续运营,部件供应稳稳的。
但事儿没那么简单,2025年风向变了。中国开始反制,10月10日左右,宣布稀土出口管制,针对外国企业再出口需审批。这下ASML慌了,稀土是他们设备关键材料,依赖度是美国公司的三倍。ASML财务头头直说,公司有库存,长交期帮了大忙,但长远看供应链断裂风险大。2025年Q3财报显示,ASML净销售75亿欧元,毛利率51.6%,AI和极紫外需求拉动,但中国贡献从Q3的42%预计2025年降到20%。外媒像彭博社和路透社评论,这不是意外短缺,是精准回击。ASML股价一度跳水,创199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供应商们也开始挪窝,2025年7月,ASML链条大批迁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避开中美火线。KMWE在2023年建的中国厂还在跑,但整体趋势是东南亚化。路透社说,ASML供应商考虑东南亚建厂,而不是中国,因为政治紧张。ASML 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在2025年4月财报会上警告,关税增加不确定性,2025和2026年展望受影响。2025年7月,他又调低增长预期,怪贸易纠纷吓跑客户。

外媒直呼事情闹大了,芯片规则把局面搅浑了。路透社报道,美国出口管制本想封锁中国,结果推着中国加速本土化。ASML和KMWE的举动一度打破封锁,但现在中国稀土卡脖子,反过来伤到他们。彭博社分析,这场贸易战让全球半导体链多元化,中国产能扩张,美国盟友左右摇摆。日本和荷兰谨慎跟进,但经济损失摆那儿。Seeking Alpha文章说,ASML中国曝光率从2024起超25%,2026年降,但极紫外混比升,能抵消点。CNBC报道,ASML受益AI热,Q3订单54亿欧元,但中国掉队是硬伤。
说到底,这事儿暴露了高科技供应链的脆弱。ASML和KMWE起初加大中国投入,算盘打得响,市场大,机会多。但美国管制层层加码,中国反手稀土牌,搞得大家鸡飞蛋打。欧洲企业夹缝求生,AI需求救场,但长远看,贸易战没赢家。中国进口ASML机器超2023预期,囤货自保,本土企业如上海微电子加速追赶。外媒评论,芯片大战升级,格局变了,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这波操作,ASML和供应商看似反水,转向中国避险,但实际被贸易战裹挟。外媒像Euronews说,ASML股涨32%,AI救市,但中国销售降是定时炸弹。路透社视频里,关税云遮雾绕展望。总的看,事情闹大不假,全球产业重塑,谁笑到最后还得瞧。芯片不是儿戏,牵一发动全身,大家得现实点,别总想着卡别人脖子,自己也得喘气。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