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交通大学推荐的“轨道交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团队”(负责人:李浥东)一个团队和王文静、朱尔玉、樊文刚三人在首届铁路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决赛中斩获佳绩。
比赛经现场专家评审和1800位大众评审在线评审,北京交通大学选手表现优异,在30个集体、90名个人中脱颖而出,均获得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授予先进集体火车头奖杯、3个先进个人火车头奖章。
该团队负责人李浥东教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交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立足于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及交叉方向的国际前沿,针对轨道交通智能化的国家战略需求,建立了多源时空大数据智能计算理论框架与技术体系,对我国交通系统大数据智能的核心技术攻关起到了系统性的支撑作用;研发了核心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在智能控制、智能调度、智能运维、智能服务等轨道交通关键业务场景实现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信息时代,计算与交通融合趋势日益凸显,发展前沿交叉学科已成占领科技高地的必由之路。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轨道交通交叉融合将成为我国轨道交通未来引领全球发展的推动力。
北交大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在计算机和交通领域积淀深厚。为引领新时代交通事业发展,学校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充分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等优势学科,组建成立了交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的成立为进一步抢抓智慧交通前沿,注入了澎湃的科技动力。其深度融合交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围绕交叉领域重大需求,确定了交通大数据智能基础理论、智能感知与传输、智能分析与决策、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为交通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而实验室依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我国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和重要科研基地。学院下设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人工智能系、数据与网络工程系、信息科学研究所、网络管理研究中心、智能信息技术教育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等8个业务单位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2个虚体机构,为相关领域的人才输出和科研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
未来,学院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导向、能力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为核心的OBE教育理念,探索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的人才观、教育观、科学观,引领带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推动相关成果的创新涌现。
本文内容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官网/官微
#大学##高校种草大赛##计算机##高考##招生#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