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细分领域的超级黑马,居国内第一,扣非利润3年翻了11倍

毛利率最高的汽车电子股!年内发行价最高新股,这只东北股能否“有为”?

海豚读次新(解读次新风云变化,挖掘成长潜力牛股)

文/海豚音

写于2025.4.27晚间

近一年汽车零部件股密集上市,截至目前已有多达12只之多,不过市值多在50亿左右,且以创业板居多,现如今沪市主板继车脸第一股汇通股份后再迎一只汽车零部件新成员——天有为,同时其也是汽车电子领域一只超级大黑马,其收入4年翻了4.8倍,更关键利润规模从2020年的只有2300多万激增至2024年的11亿,仅次于汽车电子龙头德赛西威19.5亿的规模,与均胜电子相当,利润增速远超同业。

(注:图中德赛西威收入为智能座舱数据、华阳集团、均胜电子均为汽车电子业务收入数据,仅为粗略对比)

截至目前公司已成为汽车仪表领域的隐形独角兽,位居国内第一,且毛利率达35%左右,远高于德赛西威、均胜电子2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不过如此优良的业绩,市场对其也是褒贬不一,一方面作为年内发行价最贵新股超高的股价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作为一只东北股且还过度依赖大客户现代集团其未来成长性如何让不少人存疑。那么天有为是否真的“有为”?其质地究竟如何?且看海豚今日为您深度剖析!

国内最大汽车仪表厂商,市占率超12%,独有的复合屏技术成本优势明显


在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智能座舱多屏化、联屏化、大屏化已成趋势,汽车屏幕需求正与日俱增。

从技术迭代看新一代的数字式全液晶仪表相比上一代电子仪表信息显示更准确,且还可显示天气、路况、导航等信息,并可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交互,其内容由软件定义,不仅提高了行车安全还增加了驾驶乐趣,正在被广泛应用,到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已达198亿,预计其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25%大幅提升至2025年62%,2022-2025年复合增速达10.5%。

目前国内液晶仪表市场主要被博世、电装、大陆等外资占据,2020年外资占有率达67%,国内主要厂商有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等。

与德赛西威等其他同业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汽车传感器、智能座舱系统收入占比较高不同,天有为则主要聚焦汽车仪表领域,近年来国内市占率已从2022年的9.8%提升至2024年的12.2%,位居国内第一,全球市占率也从2021的3.7%提升至2023年的5.3%,覆盖商用车、乘用车、两轮车等多个领域。

且因公司位于黑龙江绥化市,相比同业生产工序更为完整,覆盖LCD液晶屏、TFT屏幕、注塑、玻璃盖板、光学贴合、SMT贴片等关键环节,自制率更高,并且公司核心产品采用了复合屏技术(通过段码屏和 TFT 彩屏的组合实现了接近全彩屏的显示效果,主要用于经济及中端车型),应用复合屏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达七成左右,因此公司成本优势明显,最终使得公司整体利率水平达35%,远高于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等同业2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


现代集团为第一大客户,对其收入4年翻了近25倍,收入占比超五成

从发展历史看天有为成立于2003年,2003-2014年主打传统的电子式组合仪表,主要客户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集团、奇瑞汽车、东风小康等。2015-2019年推出了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产品,并进入了现代汽车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供应链体系。

截至目前公司下游客户覆盖品牌2000多个,其中对现代汽车(包括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等,销量居全球第三)自2021年开始放量,自2022年以来现代集团一直稳居公司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已超50%。

随着公司对现代集团海外配套车型Staria、Venue、Casper、Sportage、Niro、Telluride、 Seltos、i10 等(韩国、美国等海外市场为主)放量,2021、2022年公司对现代集团收入更是分别同比大增183%、286%,收入规模从2020年的9000多万激增至2024年的24.8亿,最终使得公司外销占比也从2021年的14%大幅激增至2022年之后的47%。与此同时公司在现代集团汽车仪表产品供应占比则已从2022年的14%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30.7%。

内销方面比亚迪2023年跃居公司第二大客户,近2年收入占比达12-14%左右,主要配套车型有秦、海鸥、驱逐舰 05等。长安汽车则为公司前三大客户,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10.5%、9.6%、7%,主要配套车型有长安汽车 UNI-V、逸动 PLUS等。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合计收入占比已超八成

从产品结构看目前公司主打高附加值的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产品,24年合计收入占比已超82%,而另一方面传统的电子组合仪表收入占比则从2020年的35%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5.3%。


分具体产品看受益于全液晶组合仪表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公司产品的不断丰富、显示效果不断优化,公司全液晶组合仪表收入进入爆发式增长,2021-2023年连续3年增速超86%,24年高基数下继续同比增长26.5%,其收入规模4年翻了11倍到24年已超20亿,其毛利率水平也从2020年的20.9%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35%,远高于传统产品电子组合仪表2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

公司的双联屏仪表集中了汽车仪表的驾驶信息显示功能和中控屏的导航、娱乐、控制等功能,相比全液晶组合仪表功能更为丰富,因此其毛利率水平也更高,已从2022年的36.8%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43%,比全液晶组合仪表高6-10个百分点。近年来随着公司为现代汽车集团、一汽奔腾、长安汽车等配套车型增多,公司双联屏仪表收入同样增长较快,2022-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80%、57%、30%,到24年已超16亿。

海豚结语:

在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汽车仪表不仅需求与日俱增,且产品附加值将不断提升,短期公司对现代集团依赖度较高,目前供应了现代集团三成的仪表,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未来现代集团对公司采购增长需求可能会遇天花板,但好消息是公司对比亚迪的收入正在放量,未来期待更多客户导入。此外公司目前虽然收入规模相比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还有很大差距,且产品线还较为单一,但公司正不断向智能座舱等其他领域拓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已开始放量,23、24年收入分别同比大增237%、74%,收入占比也从2022年的4.5%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11.8%,未来期待公司能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整体公司位置不高,也算为数不多值得关注的主板新股。


可比公司——

德赛西威

公司涉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块业务,其中智能座舱业务收入占比达七成左右,可提供智能显示(娱乐显示、控制显示、抬头显示)、智能交互(仪表、信息娱乐、无线充电灯)、智能域控解决方案,近三年公司智能座舱收入翻了2.3倍,到24年已达180多亿。

华阳集团

公司涉及汽车电子、精密压铸等业务,其中汽车电子业务24年收入同比增长57.5%至76亿,收入占比达74.9%,其主要产品有屏显示、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车载摄像头、座舱域控、精密运动机构、数字声学、数字钥匙、电子后视镜等,24年公司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出货量分别超100万套、400万套,市场份额均位居国内供应商第一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座舱   智能   组合   毛利率   黑马   利润   仪表   收入   领域   集团   国内   财经   汽车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