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倪萍拍母亲节广告,被吐槽开了恐怖特效!真实还是修图惹的祸?
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前夕,一则由66岁著名主持人倪萍拍摄的母亲节广告,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是充满温情与爱意的主题,却因倪萍在广告中令人咋舌的面部状态,陷入了舆论的漩涡,被网友吐槽仿佛开了“恐怖特效”。
广告中,倪萍身着一袭大红色衬衫长裙,搭配夸张的灯笼袖,以“妈妈们的嘴替”形象出现。她操着标志性的慢悠悠语调,用“倪妈说”玩起了各种谐音梗,像“你没兴趣上班很正常,毕竟小时候也没送你上过兴趣班”“一片好萍不如回家陪妈” 等台词,将妈妈们日常的操心与唠叨展现得十分真实,广告里的背景墙贴着泛黄的全家福,坐在老式沙发上的倪萍絮絮叨叨,每一帧都在努力复刻中国家庭的真实日常,试图以这种方式戳中观众的亲情软肋 ,传递出母亲节的温暖与关怀。
然而,事与愿违。镜头特写之下,倪萍的面部状态却引发了广泛争议。过度的磨皮让她的面部轮廓严重扭曲,苹果肌高耸得如同充气一般,下巴尖得仿佛能“扎穿屏幕”,鼻孔也不自然地上扬 。这样的形象与观众记忆中那个端庄大气的倪萍大相径庭,不少网友直言这模样像被AI恶意变形的蜡像,甚至有人调侃其像童话故事里的“恶毒后妈”。
这并非倪萍首次因外貌变化陷入争议。今年年初,她就曾因面部变化被质疑整容。当时,倪萍在直播间回应称“人老了都会变样” 。其实,倪萍对整容话题一向态度坦诚,早年在节目中就曾直言“哪个明星不整容”,并大方承认自己打过针。只是这一次广告中的形象实在太过夸张,使得整容争议再度甚嚣尘上。
对于此次事件,网友们看法不一。一部分网友对倪萍表示理解与包容,认为人都会衰老,不应该对一个66岁的老人如此苛刻,大家更应该关注广告传递的情感内涵,而非过度纠结于外貌。他们觉得,倪萍曾经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与感动,从《渴望》里的刘慧芳,到13届春晚的舞台,再到《等着我》中的温情寻亲,她早已成为一代人心中温暖的符号,不应该因为一次广告形象就被否定。
但另一部分网友则难以接受,他们认为作为公众人物,尤其是像倪萍这样备受尊敬的老一辈艺术家,应该更加注重自身形象。此次广告中的面部状态,无论是因为医美、年龄增长还是过度修图,呈现出的效果都令人失望。还有网友指出,现在的广告似乎过度依赖美颜和修图,忽略了真实性,这不仅是对观众的不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错误的审美观念。
从广告创意的角度来看,此次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代广告制作的思考。品牌方选择倪萍,无疑是看中了她横跨40年的“国民妈妈”形象,希望借助她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来传递品牌的温度。创意团队也在广告中运用了不少有趣的视觉元素和热梗,如A4纸“活灵活现”的倪萍形象、微缩场景互动、人物复制粘贴等,试图让广告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然而,过度处理的面部形象却让所有的创意和温情都大打折扣,甚至起到了反效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78岁演员罗文姬在面霜广告中素颜出镜,尽管皱纹清晰可见,但她凭借着“奶奶式温暖”收获了98%的好感度。这也让不少人反思,在追求美丽和年轻的同时,是否更应该尊重自然和真实。
此次倪萍拍摄母亲节广告引发的整容风波,不仅仅是对她个人形象的一次讨论,更是对当下社会审美观念、广告制作导向以及公众对明星形象期待的一次深刻反思。希望未来无论是明星还是广告从业者,都能在追求美的道路上,找到真实与修饰之间的平衡 。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