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纪事录丨警钟长鸣 捍卫和平的时代宣言

警钟长鸣 捍卫和平的时代宣言

□沈阳日报、沈阳发布评论员

每年9月18日,沈阳全城都会响起防空警报,穿透街巷、回荡长空,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撞钟声交织一起,如同14亿中华儿女共同的心跳。

这是一个国家对历史的躬身回望,是一个民族对苦难的深刻铭记,更是我们对和平正义最坚定的守护。从1931年那个漆黑的夜晚到今天,94载岁月流转。如今,沈阳用这样的方式,让“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始终在时代浪潮中清晰回响。

警钟长鸣,是勿忘国耻的历史警示,更是捍卫和平的时代宣言。

沈阳,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是这段屈辱历史的第一个见证者,残历碑上斑驳的“弹孔”、博物馆里似乎仍在迎风猎猎的战旗、《国难》浮雕上同胞悲戚却坚定的面容,都在无声诉说着当年的腥风血雨。

自1995年首次鸣响至今,沈阳防空警报的每一次拉响都是一次历史的复盘,每一次驻足聆听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警示我们:历史的苦难不容遗忘,屈辱的教训必须汲取;它昭示世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捍卫和平的决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唯有常敲警钟,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唯有铭记苦难,才能更懂今日安宁的珍贵。钟声,敲响的是居安思危的清醒,是反对战争、守护和平的承诺。

浩气长存,是伟大抗战精神的血脉赓续,是英雄城市的精神底座。

沈阳是一座充盈英雄气概的城市。从14年抗战的第一声枪响,到支援全国解放的大后方;从“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艰苦奋斗,到“三线建设”的无私奉献,从改革开放的砥砺前行,到全面振兴的先锋模范……不屈不挠、勇毅担当已融入每个人的血脉之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沈阳城市精神最深厚的历史源流与最亮丽的精神底色。

这股浩荡之气,在历史长河中奔涌不息,一脉相承。近日,我们以最崇高的礼遇迎接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从“抗战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为了祖国安宁、世界和平,中华儿女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内核一以贯之。这些最可爱的人,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真谛,他们的精神与抗战先烈的浩然之气交织辉映,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激励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与坚实底气。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前行的力量。鸣钟警报,留在我们心中的,是一时的激荡,更是长久的行动:这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将深深的爱国情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转化为攻坚克难、实干兴邦的自觉行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改革开放、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中,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将从历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投入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以“争抢拼实”的劲头,奋力破除发展障碍,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从残历碑到振兴路,从铭记苦难到开创未来,我们将悲愤化为壮志,将缅怀变为行动。以浩气长存天地间的胸怀、猛志常在促振兴的担当,万众一心,矢志奋斗,必将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谱写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的壮丽篇章。


来源:沈阳日报 摄影:靳军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历史   警钟长鸣   纪事   宣言   和平   时代   精神   铭记   苦难   浩气长存   警报   城市   爱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