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二届河南赊店关公文化旅游节即将于9月26日启幕,这一延续十二载的文化盛事,正悄然完成从民俗活动到文旅融合典范的蜕变,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生动样本。
当秋祭大典的钟声即将在山陕会馆关公铜像前响起,当“活关公”的扮相再现赊店古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坚守与创新。关公文化所蕴含的“忠义仁勇”精神,穿越千年时空,正以文旅融合的形式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
关公文化在赊店的生根发芽并非偶然。这座因东汉刘秀“赊旗访将、起师反莽”而得名的古镇,历史上便是商贾云集之地。关公作为诚信守义的象征,与赊店浓厚的商业传统天然契合。从简单的民间祭奠到如今集祭祀、戏曲、交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关公文化节的演变轨迹,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探索路径。
本届活动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多元价值的实现。它既保持了秋祭大典的传统仪式感,又融入了古玩交流、戏曲展演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特别是引入央视《一锤定音》海选活动,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的巧妙结合。这种“古为今用”的创新尝试,让关公文化从庙堂走向市井,从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参与,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
从更深层次看,关公文化旅游节的成功在于找到了精神内核与时代需求的契合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义”字当头的诚信精神恰是商业社会的基石;在人际交往中,“仁”的理念契合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这种古今价值的共鸣,使得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成为可以滋养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活水源头。
当然,关公文化的传承也面临挑战。如何避免活动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如何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进行现代表达?这需要主办方在活动设计上更加注重内容挖掘,增加青少年体验项目,强化学术研讨环节,让关公文化真正“活”在当下。
值得肯定的是,本届活动邀请了马来西亚等国际关公文化组织参与,这表明赊店正在将关公文化打造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文化桥梁。这种开放姿态,有助于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明互鉴。
从赊店关公文化旅游节看开去,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需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找到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连接点,二是创造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场景,三是构建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从“保护对象”转变为“生活内容”,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随着第十二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临近,我们期待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当忠义精神通过文旅活动融入当代价值体系,传统文化便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