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帮人转发过轻松筹?靠着这份 “爱心流量”,轻松健康曾攒下 7000 万活跃用户,火成朋友圈的 “互助地标”。
可如今再看,活跃用户只剩 2200 万,一下少了快 4800 万,降幅超六成。
罪魁祸首是 2024 年那场 “断臂求生”,为了合规赴港上市,它硬生生剥离了轻松筹这个核心流量入口。更糟的是,曾经占收入 8 成的保险业务,现在跌到只剩 22.9%。
眼看家底缩水,它喊出靠 AI 医疗翻身,可研发投入占比却从 13.4% 砍到 5.4%。这 AI,真是救命稻草?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刷朋友圈时,突然看到朋友转发的轻松筹链接,照片里是生病的患者,文字里满是无奈的求助,哪怕素不相识,点进去捐几十块都觉得是份心意。
曾经,轻松筹就像个 “网上互助站”,靠着这份 “温度” 攒下了不少用户。
谁能料到,为达成赴港上市之目的,轻松健康集团竟将此项核心业务剥离!这一举措着实令人诧异,不知后续会对集团发展产生何等影响。
结果呢?数据一下子就不好看了:活跃用户从之前的超 7000 万直接掉到 2200 多万,一下少了快 4800 万;毛利率更惨,从 80% 多一路跌到 30% 出头。
现在公司说要靠 AI 医疗翻身,这事儿,咱普通人听着热闹,心里却打鼓,这转型,真能成吗?
或许有人会说:“剥离业务也是没办法啊!它是外资企业,做众筹本来就不合规,为了上市‘割肉’是长远打算,值!”
这话听着有理,但咱得把账算细了。
首先,它对 “活跃用户” 的定义已经够宽松了,只要当年登过录、浏览过就算,这都能降六成多,说明啥?
说明之前的用户大多是冲着重众筹来的,你把这个 “流量入口” 关了,人家自然就走了。
更有意思的是,注册用户这些年没怎么涨,从 1.55 亿到 1.68 亿,等于 “新粉” 没招来,“老粉” 还跑了一大半,这哪儿是短期阵痛,明明是丢了核心的用户根基啊!
其实这转型就像打游戏闯关,每一关都不好过。
第一关 “合规关”,它选了 “割掉众筹” 这条捷径,结果把 “装备”(用户)给丢了;第二关 “盈利关”,本来靠保险业务能扛事儿,现在倒好,保险收入占比从 80% 多跌到 20% 出头,年化保费从 13 亿降到 5 亿,等于 “输出能力” 没了;第三关 “AI 救场关”,它说组建了 90 人的研发团队,还有一堆专利,可研发投入占比却从 13.4% 降到 5.4%。
这就像说要当学霸,却天天逃自习,光靠 “有专利” 的口号,能考高分吗?
更让人担心的是,它前五大客户占了六成多收入,相当于全班考试就靠五个同学拉分,万一这几个 “同学” 出点问题,整体成绩不就垮了?这般风险,实乃超乎想象!其程度之巨,令人咋舌。
咱再看看同样做众筹和保险的水滴公司,人家就没剥离众筹业务,2024 年第四季度新用户还涨了 14.9%,就连带病体保险的保费都突破 2 亿了。
缘何他人能够稳如泰山,处变不惊?
说到底,水滴没丢 “众筹” 这个流量基本盘。
用户来了,既能帮人献爱心,也能顺便了解适合自己的保险,业务是串起来的,形成了一个 “闭环”。
反观轻松健康,把众筹一砍,等于把 “用户为什么来” 的理由给删了。
回头想靠 AI 拉新,可 AI 早筛、保险风控这些东西,普通用户哪儿能一下子感受到价值?
就像你去超市,本来是冲打折鸡蛋来的,结果超市把鸡蛋区拆了,说要卖智能家电,你会留下来吗?
其实咱不是不盼着它好,毕竟 AI 医疗确实是个好方向,要是真能靠技术帮人早发现病、买对保险,那也是件积德的事。
可问题是,转型不能光靠 “画饼”。
用户丢了,就得想办法补,不能怪 “微信流量太分散”;毛利降了,就得优化成本,不能光说 “外包多了”;AI 要真有用,就得把研发的钱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占比越降越低。
那些曾经在轻松筹上求助的人,那些帮过忙的用户,要是知道这个平台现在为了上市丢了初心,又靠 AI 找新出路,怕是也会觉得可惜吧?
说到底,AI 再厉害,也得接 “地气”,接用户的需求,接盈利的实招。不然再好听的转型故事,也难让市场买账,更难让曾经信任它的普通人再回头。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