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博物馆的“世界之最”
作者丨张传禄
在我的故乡山东省临朐县这片充满神奇魅力的土地上,一座博物馆新馆犹如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丰碑,自2023年5月18日起,“万卷石史——山旺生物群陈列”对外开放,那1371平方米的展厅面积,300米的展线长度,恰似一条蜿蜒的时光长廊,引领我们缓缓步入古生物的神秘世界。
山旺古生物化石被赞为“世界之最”“稀世珍宝”,这绝非偶然。这些化石是大自然在漫长岁月中精心雕琢的历史见证者,它们形成于独特的地质环境。曾经的山旺地区,湖泊静谧,生态系统独特而完整。古生物化石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生物死亡后,遗体迅速被泥沙掩埋,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微生物的分解。随着岁月的沉淀,泥沙不断堆积,在重压和化学物质的作用下,生物遗体中的矿物质逐渐被替换,最终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化石。
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展厅,253件(组)山旺古生物化石标本宛如一部部鲜活的史书,按照地球演化、生物进化的顺序依次陈列。地球,生命的摇篮,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奇迹,而山旺地区恰似地球的一粒“时空胶囊”,将中新世时期丰富的生物信息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世界罕见的“化石宝库”。
山旺化石中的植物化石,是研究植物进化历程的重要依据。从蕨类植物到裸子植物,再到被子植物的演化轨迹,都清晰地印刻在这些化石之上。动物化石则是当时生态链的生动写照。那11组明星动物的复原图栩栩如生,科学家通过对化石骨骼结构、牙齿磨损等细致入微的研究,推测出它们的生活习性、食性等。比如,从某些化石呈现出的特殊身体结构判断其适合奔跑,进而推断出这些动物可能是善于追捕猎物或者逃避天敌的物种。
山旺古生物化石对现代科学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在生物进化研究方面,它为科学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链。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中新世时期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填补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些空白。在古生态环境研究领域,这些化石就像一把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了解当时气候、地理环境的大门。例如,根据化石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可以推断出当时的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山旺古生物化石也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地球在中新世时期的板块运动、地质变迁等情况。
展厅里,借助最新的展览展示设备,数字化、多媒体展示以及场景复原、互动展项,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那个古老的世界。前来参观的游客被科技感十足的互动项目吸引。触摸“动物眼里的世界”,感受动物视角和人眼视角;触摸“1800万年前山旺的声音”,听到鹿、鸭、蚊、鳄鱼等叫声;触摸“1800万年前山旺的掠影”,各类动物生活状态立刻生动起来。一个个创意设计,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让文物“活起来”。
在现代社会这个快节奏的大舞台上,人们常常在忙碌中迷失,忽略了对自然历史的深入探寻。而山旺古生物化石展览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醒我们麻木的心灵,促使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回望那遥远的过去。它体现了我们对文化传承和科学普及的重视,也警示着我们,在现代发展的浪潮中,绝不能遗忘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遗产。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珍视这些稀世珍宝,在古生物化石的故事里,汲取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临朐县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新近纪古生物与历史文物藏品并存的县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近年来,临朐县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的获得,拉近了文物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成为城市的活动中心和社交中心,也促使临朐县博物馆从全国多家博物馆中成功“突围”。在第48个“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临朐县博物馆正式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5年4月24日于鸡鸣书屋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