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普会在即,中资数十架飞机被扣俄罗斯,拒不交回?事情并不简单

8月的国际舞台,两件事牵动全球神经。

一是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将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一对一闭门会晤,乌克兰、欧洲被排除在外;二是8月11日晚,中企山河智能官宣获1.6亿元保险赔付,却彻底失去3架在俄租赁飞机。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以来,日发精机、渤海租赁等中资企业已有数十架飞机困在俄罗斯,迟迟未能收回。

在美俄首脑会面的敏感关口,俄罗斯对这些飞机的“扣留”,究竟是单纯的商业纠纷,还是暗藏更深的战略意图?

普特会和扣押中国飞机

8月12日,白宫新闻秘书正式确认“特普会”日期,消息一出,欧洲舆论哗然,俄乌冲突三年,欧洲累计向乌克兰提供超800亿欧元援助,如今却被排除在和平谈判之外。

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陷入焦虑,此前特朗普公开暗示“停火或需领土交换”,言外之意直指乌克兰需放弃克里米亚与乌东部分区域,这让泽连斯基在8月9日强硬回应“放弃领土违背乌克兰宪法”,却遭特朗普反讽“改宪法打仗时不见犹豫”。

就在美乌博弈升温之际,山河智能的公告撕开了另一层悬念。

据其公告显示,涉事3架飞机由旗下全资子公司于2020年租给俄罗斯客户,2022年冲突爆发后,公司多次尝试召回均告失败,直至2025年8月才收到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的赔付。

这笔相当于公司2023年净利润172%的资金,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却掩盖了数十架中资飞机仍困俄境的现实。​

但网友的疑惑也随之而来,中俄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为何俄罗斯对中资飞机的归还诉求始终没有明确回应?要解答这一问题,需先拨开飞机产权与国际制裁的迷雾。

扣押中国飞机的原因

多数人不知道,中资企业在俄被扣的飞机,几乎都带着“双重身份”,以山河智能的3架飞机为例,其法定所有权归属一家加拿大航空租赁公司。

这家公司虽在2019年被中资全额收购,实际控制权归中国企业,但法律层面仍受加拿大航空监管体系约束,这种“中资控股、西方法定确权”的结构,在俄乌冲突后成为致命漏洞。​

2022年3月,西方对俄航空业发起“精准打击”,欧盟禁止向俄航空公司提供飞机零件、维修服务,国际保险巨头暂停对俄航空的承保。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024年报告,冲突爆发后俄航空业零件缺口达43%,超过60%的租赁飞机面临停飞风险。

作为反制,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要求国内航空公司将租赁的外国飞机重新注册为俄籍,并纳入“禁止出境战略物资清单”。​

这一政策并非针对中国。

在俄被扣的6架波音737飞机,俄方航空公司曾在2023年11月提出“分期支付租金以换取归还”,但因西方明确表态“若飞机离俄将立即扣押”,最终不了了之。

俄罗斯航空业专家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直言:归还飞机等于拱手让给西方销毁,我们没有选择。

俄罗斯的“拒不还机”,本质是在西方全面制裁下的自保之举,却在特普会前夕成为牵动大国关系的微妙变量,这些飞机的归属,早已超越单纯的商业纠纷。​

正当外界聚焦俄扣押客机的“自保逻辑”时,美国的赔付又抛出新疑问:为何是美国企业为中资飞机的损失买单?这背后的利益闭环,比想象中更复杂。​

三方闭环

根据山河智能公告附件,涉事飞机投保的“出租人保险”由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承保,条款明确“因地缘政治导致资产无法收回时,保险公司需全额赔付”。

利宝互助集团2024年二季度财报显示,该笔赔付占其同期国际业务赔付总额的12%,而类似的中资飞机赔付案例,在2023年已有3起,累计金额超5亿美元。​

这种“美国出钱、中企获赔、俄用飞机”的模式,被业内戏称为“三方错位闭环”。

更值得玩味的是,利宝互助保险集团的母公司在2023年获得俄罗斯政府批准,可在俄开展汽车保险业务,有分析认为,美国保险公司的赔付积极性,实则是为了维系在俄市场的经营资格

但这一闭环并未解决核心问题,日发精机的5架波音757货机、渤海租赁的10架空客A320飞机,仍未进入理赔流程,俄罗斯对这些飞机的“扣留”,似乎在等待更合适的释放时机。​

美国保险公司的意外买单,看似化解了一家中企的损失,却未触及数十架困俄飞机的核心矛盾,这些飞机为何在特普会前夕仍未松动归还迹象?答案或许藏在美俄博弈的战略棋盘里。​

从数据来看,俄罗斯手中的“飞机筹码”分量不轻。

据彭博社2024年7月统计,中资租赁公司在俄被扣飞机共计38架,涉及资产规模超120亿元人民币,其中17架属于国企中银航空租赁,这些飞机多为俄民航主力机型。

而特普会的核心议题之一,正是美俄对乌政策协调,特朗普此前提出的“领土交换”方案,需要俄罗斯在军事行动上做出让步。​

俄罗斯的战略意图逐渐清晰,通过对中资飞机的“选择性松动”,向美国传递“合作空间仍存”的信号。

友好信号

此前,俄罗斯曾归还中飞租赁1架波音787飞机,随后美国商务部短暂放宽对俄食品出口限制,这种“小筹码换小利益”的模式,已成为俄美博弈的隐性规则。

如今特普会在即,俄罗斯保留大部分中资飞机,实则是为谈判保留更多弹性,若美国在对乌援助、西方制裁上做出让步,俄或通过归还部分飞机示好;若谈判破裂,这些飞机仍能保障俄航空业运转。​

而泽连斯基的处境更凸显了这一筹码的重要性,他8月10日公开表示“顿巴斯是乌克兰的血与骨,绝不放弃”,但欧盟多国虽表态支持乌加入北约,却未承诺新增军事援助。

一旦美国在特普会中减少对乌支持,乌克兰与欧洲将陷入共同被动,而俄罗斯手中的中资飞机,正是应对这一局面的“备用筹码”。​

此外,俄罗斯对中资飞机的“扣留”,还折射出全球化产业链的脆弱性。

中银航空租赁年报指出,其困俄的17架飞机中,有12架的发动机由美国通用电气提供,即便俄想归还,也需获得美方“零件解封”许可。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链格局,让单纯的“扣机”行为变成了大国博弈的交叉点。​

企业损失

当特朗普与普京在安克雷奇的会议室里闭门会谈时,远在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资租赁的飞机仍停在停机坪上。

这些飞机的归属,早已不是简单的商业合同纠纷,而是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寻求战略空间的体现,既不是针对中国的敌意举动,也不是随意的政策选择,而是大国博弈中“以静制动”的策略。​

对中国企业而言,山河智能的1.6亿赔付虽属幸运,但更多企业仍在承受损失。

这些案例提醒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与地缘冲突交织的时代,需更精准地评估国别风险,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夹心层”。​

结语​

从8月11日山河智能的公告,到8月15日的特普会,数十架困俄中资飞机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大国博弈的复杂性与全球化的脆弱性。

俄罗斯的“不归还”,不是简单的“扣留”,而是在西方制裁围堵下,为自身战略空间争取的缓冲带,更是美俄博弈中的隐性筹码。

这场风波也提醒我们:在多极化时代,没有孤立的商业事件,每一笔资产争议背后,都可能藏着大国利益的权衡,未来,唯有通过对话化解分歧、以合作替代对抗,才能让“飞机归位、企业安心”,让全球化真正成为各国共赢的纽带,而非博弈的战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财经   俄罗斯   中资   飞机   事情   简单   美国   乌克兰   山河   闭环   大国   波音   筹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