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12日,世界航天日。
在1961年的今天,"东方1号"发射升空,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在绕地球飞行一周后返回地面。这一壮举实现了自古以来人类的飞天梦想,也同时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使人类能够从一个全新视角对宇宙及其生活的地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2011年4月7日,在纪念人类首次太空飞行50周年之际,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设立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也就是世界航天日,以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决议指出,每年庆祝这一节日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还为了重申空间科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增加国家和人民福祉以及确保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愿望。
值此之际,我们精选以下先锋新作与科幻经典,通过五个主题,带你跨越时空维度,感受星际探索的震撼与哲思。
《地出》
“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月球,
而最震撼的景象却是我们的地球。”
在中国登月进行时,从那张经典的“地出”照片开始,回望人类看见完整地球的历史。
从柏拉图到哥白尼,再到开普勒,伟人们仰望星空,却只能想象地球的模样,我们真正看清地球的历史,只有短短几十年。
阿波罗8号第四次绕过月背,地球在月球的地平线缓缓升起——
在此之后,远离母星的每一次征途,都是人类刻骨铭心的“返乡”。
从外阿波罗8号的“地出”,到阿波罗17号的“蓝色弹珠”,再到旅行者号的“暗淡蓝点”,人类终于读懂:所有文明的困局,不过是母星在宇宙监护仪上的一次微弱震颤。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嫦娥一号、三号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领衔翻译并作序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伟仁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
联袂推荐
《三体》图像小说
国风漫画呈现三体磅礴世界
二维纸页打开多维触感!
一书跃进“三体”世界,《三体》图像小说首问世。包揽9大世界级科幻奖项,全球销量超3000万册,东方科幻旗帜《三体》,被画出来了!
这是科幻巨著《三体》首次进行图像小说改编,由著名国风插画家、金龙奖得主吴青松与《三体》内容开发及商业衍生的全球独家版权方三体宇宙共同编绘。用最具代表性的国风漫画,讲述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科幻。
“三日凌空”“宇宙闪烁”“古筝行动”……《三体》名场面高质感呈现,紧凑叙事节奏带来穿越虫洞般的阅读震撼。
《火星救援》
好莱坞大片原著小说
马伯庸“萌翻”推荐
一场沙尘暴迫使团队紧急撤离,马克被误判死亡而滞留火星,面对食物短缺、环境恶劣等绝境,他凭借科学知识和乐观精神,改造火星基地、种植土豆、自制水源,在荒芜星球上艰难求生。与此同时,地球团队发现马克存活迹象后,展开跨星球救援行动,最终通过多方协作与冒险将他救回。
小说以严谨的科学逻辑著称,融合天体物理、植物学与工程学等细节,真实呈现太空探索的技术挑战。2015年,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知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成为了硬核科学与人性温度交织的经典之作。
《挽救计划》
科技宅男+跨星系好友
联袂上演太空大救援
“高司令”主演同名电影即将上映
安迪·威尔的第三部长篇科幻小说,出版后迅速登顶《纽约时报》等畅销榜,本书延续了作者标志性的硬核科幻风格与幽默叙事,将科学逻辑与人性温度深度融合,讲述了一场跨越星际的生死救援,同时以严谨的物理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细节构建了丰富且完善的世界观。
作者巧妙穿插双线叙事,一条聚焦瑞恩的太空求生,另一条则逐渐揭示地球危机的背景,悬念层层递进。
小说影视化进程稳步推进中,电影由《蜘蛛侠:平行宇宙》制片人菲尔·罗德与克里斯托弗·米勒执导,《火星救援》编剧德鲁·高达执笔,瑞恩·高斯林主演,预计将于2026年3月上映。
《造访星辰》
除了对抗三体人、带着地球去流浪
从空间站出发的中国科幻,
将会书写哪些奇迹?
本书以浪漫而现实的想象,记录着中国人造访星辰的点点滴滴。从精密运行的航天仪器到异想天开的太空火锅,江波、宝树等一众作家,畅想着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种种可能。他们写作的背后,既有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浪漫想象,也有中国当代航天人的不懈追求。
中国人对于星辰的向往,古往今来,始终如一。赴九天,问苍穹。从叩问星辰到造访星辰,每个中国人的一小步,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一大步。
《再见了,木星》
《三体》灵感来源
当太阳系成为黑洞的猎物,
人类唯一的选择是杀死木星?
《再见了,木星》是一部以太阳系巨行星木星为核心设定的硬核科幻小说,融合天体物理学与末日求生主题,探讨人类在宇宙尺度危机下的生存抉择。
2125年,地球人口膨胀到180亿,太阳系外层空间也有近5亿人居住。为了生存,人们开始在太空中开发新资源:融化火星极冠的冰盖,解决水资源问题;在木星的密涅瓦基地执行“JS计划”,试图把木星变成第二个太阳,为外行星提供能源。
此刻,科学家们在火星冰层下发现了类似纳斯卡巨画的古老图案。宇宙语言学家米莉森特·威廉博士坚信,这是外星文明留下的信息,木星可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而来自冥王星外的彗星数量的异常减少,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警觉。经过探测,他们发现一个微型黑洞正在向太阳系逼近,地球随时可能被毁灭。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JS计划”的总工程师本田英二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爆破木星,改变黑洞的轨迹。
莱姆文集
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
“我感兴趣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
而不是个体的命运。”
莱姆是20世纪欧洲最多才多艺的作家之一,安东尼·伯吉斯称赞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库尔特·冯内古特赞扬他“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早在70年前,他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的小说,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总有一个吸引人的情节。莱姆喜欢将他的小说主人公置于一个新奇的环境中,或是来回穿越的异时空,或是机器造反的世界,或是挤满各种奇怪生物的星球。但是他钟情于这些程式,并不是因为他相信这类叙述所描画的场景,而是想用它们来建构和检验他自己的“文学模型”;他无意于描绘一个“真实的未来”,而只想勾勒出它的模型,然后借此去表达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看法。
刘慈欣说:“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星海长眠》
星际版克苏鲁神话,
惊心动魄的太空冒险!
展现未来200年的人类文明和宇宙探索
克里斯托弗·保利尼的科幻小说《星海长眠》以2257年的未来为背景,讲述了异种学家基拉在一次外星遗迹探索中意外被神秘尘埃物质覆盖,形成一件具有自主意识的“战衣”。这件战衣不仅控制了基拉的身体与思想,还引来两大外星种族的追杀。
为了解开战衣的秘密并拯救地球及殖民星球,基拉与同伴深入太空,寻找上古外星遗物,却逐渐发现自己可能犯下了更为严重的错误……
本书融合了克苏鲁神话的惊悚元素与太空史诗的恢弘叙事,展现了人类在星际探索中对未知文明的敬畏与抗争。小说以紧凑的节奏、复杂的世界观和哲学思考为特色,探讨了生命控制、自由意志及文明存续等主题,被誉为“令科幻迷爱不释手的科幻史诗”
《你一生的故事》
科幻大片《降临》原著小说
美国华裔科幻奇才特德·姜代表作
得遍世界大奖的开脑洞之作
始于科学内核,收于人文关怀:如果注定失去,你会害怕拥有吗?
每一个“科幻必读”书单上都有特德·姜。
特德·姜,当代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之一。
出道30年,仅17个短篇, 却四获星云奖/四获雨果奖/三获轨迹奖/三获日本科幻大奖,此外还获得过英国科幻协会奖/斯特金奖/坎贝尔奖。
刘慈欣:科幻的想象力有时具有上帝的力量,能够创造出一个想象世界并使其生动地运转,《巴比伦塔》就是这方面最为震撼的作品。
《你一生的故事》结集特德·姜早期的八篇作品:电影《降临》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首作《巴比伦塔》以及《领悟》《除以零》《七十二个字母 》《人类科学之演变》《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赏心悦目》。
《看海的人》
科幻鬼才、两届星云奖得主小林泰三代表作
被誉为日版《星际穿越》
这是一本涉及虚拟现实、相对论、时间旅行、量子力学的硬核科幻,也是一本记录人类历史和情感的宏大史诗。
小林泰三以惊人的科幻细节和绝妙的情节构思,搭建了七个难以忘怀的异世界:当空间的方向被重新定义;当时间的流淌不再均匀;当身体的感受不再真实……爱将是宇宙终极的答案——穿越时间之门,逆转命运之轮;拥抱大海,与爱人相望于永恒的两端……
《逃离未来》
小林泰三绝笔之作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宏大的密室逃脱?
这是科幻鬼才小林泰三留给世人最后的作品,被称作“科幻暗黑版<楚门的世界>”。
失去记忆的主人公在养老院中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却收到了来自神秘人的信息,告诉他这其实是一座监狱。于是,他召集来养老院中的朋友,开始了逃生计划……
在这部融合了推理、悬疑、逃脱等多种元素的科幻小说中,小林泰三以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为基本框架,构筑了一个人工智能极大发展、基因编辑技术遭到滥用的未来世界。ChatGPT进化版人工智能,能否建立人类社会的乌托邦?
《平滑世界和它的敌人》
一度超越日语版《三体》
荣登文学类畅销榜第一位!
日本新生代现象级科幻作家伴名练杰作选
这本书带你走进二次元的平行世界,科幻迷、日式轻小说爱好者一本满足!一起来围观玩梗狂魔伴名练如何在唯美的青春故事中把科幻玩出新高度。
当人人都能往来于平行世界,只拥有一种人生就变得与众不同。当情感可以用科学加以操纵,自然产生的爱恨就变得与众不同。当时间的流逝有了两种速度,原本的触手可及就变得与众不同。
当你翻开这本书,今天,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科幻之路”六卷本
这一次,彻底读懂世界科幻史
刘慈欣、尹传红诚挚推荐
“《科幻之路》是科幻爱好者的必读书。”
詹姆斯·冈恩主编的“科幻之路”系列是世界科幻文学史的集大成之作,系统介绍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重要门类的发展演变,及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代表作,首次呈现出系统、公正、生动的科幻文学史。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份书单,不仅是幻想文学,更是对人类命运的预演与警示。探索不止,想象无界。在航天日翻开这些书,或许我们也能在星海间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