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哪来的底气?对美低头后,转身命令中方:解决稀土出口问题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有时候不得不说,欧洲人还生活在殖民时代的幻梦中,没有清醒过来。

因为特朗普的强硬,欧盟此前对美国让步不少,但最近又开始对中国强硬起来,一直盯着稀土供应的事儿,非要中国保证他们的需求。

6月25日,欧盟驻华大使豪尔赫·托莱多当天表示,要求中国在30天内“解决稀土磁体出口问题”,他这么着急,是因为欧洲的汽车公司快顶不住了,库存只够用两三个星期,不少德国的生产线都停了。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一边要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税,一边又抱怨中国不给他们出口稀土磁铁,这双标也太明显了吧?

欧盟发出最后通牒的同一天,中国也出了个新规定,稀土公司的技术人员要出国,得经过特别严格的审批,有些人甚至要交护照,这时间点也太巧了。

图|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大家都知道,稀土是“工业维生素”,现在全球大概60%的稀土开采和90%以上的稀土永磁体都是中国产的。

特别是新纳入出口许可管制的7种稀土,欧洲特别怕断供,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汽车、风电、电子等重要产业。

就拿德国大众来说,因为钕铁硼磁铁断供,直接停产了。

消息一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稀土价格一天就涨了12%。美国国防部赶紧开供应链安全会,欧盟也说要加快审批他们本地的稀土项目。

图 | 稀土原材料

欧盟工业专员在3月就说过:“以后不能让中国的锂,变得像俄罗斯的天然气一样。”他宣布了47个重点项目,要在欧盟境内开采、加工和回收稀土和一些重要的金属。这些项目能享受更简单的审批和欧盟的资金支持。

问题是,欧盟本地的稀土项目搞得太慢了。德国和澳大利亚合作的稀土提炼项目,本来计划2027年投产,现在都推迟到2030年了,而且估计成本还是中国的3倍。

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欧盟达成新贸易协议。

按协议,欧盟承诺要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还要大量买军事装备,进一步开放市场。虽然美国对欧盟商品的关税降了点,降到15%了,但还是比以前高。

图 |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7日,苏格兰坦贝利,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会晤

更有意思的是,在见美国总统之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刚访问过中国,在气候变化和稀土资源问题上谈成了一些事。当时,中国还同意建立更灵活的稀土出口机制,方便欧盟获得稀土。

结果8月份,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一个《稀土产品总量控制管理办法》,说要对稀土的开采、冶炼分离进行更严格的控制。

这项新政策主要有四个内容,一是2025年全国稀土矿的开采指标严格控制在24万吨以内;二是同步收紧冶炼分离的配额。三是对镨、钕、镝、铽这些关键元素进行专门的配额管理;四是启用出口许可证的电子联网系统,从矿山到港口全程追踪。

图|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稀土行业的知情人士说:“以前我们卖矿石,现在我们要卖技术。2024年稀土永磁材料的出口单价比去年同期涨了40%,而原矿价格只涨了15%,这就是产业链升级的好处。”

在6月25日,中国的稀土监管部门发了个新规定,要求稀土公司必须上报核心技术员工的学历、海外背景、工作岗位信息,重要人员甚至要上交护照,出国得审批。

这也不是针对个人,是为了防西方国家“偷技术”。过去几年,西方国家确实想通过高薪挖人、技术合资等手段,绕开中国的技术壁垒。

图 | 稀土

中国的优势不只是资源,更在于技术。全球稀土储量,中国占了70%,但提炼能力占到了92%。真正让西方难受的是,中国掌握着37项独有的提纯技术。

受这事儿影响,日本丰田汽车调整了2026年的电动汽车生产计划,因为他们的第三代固态电池需要镧系元素来稳定电解质;德国西门子风电部门开始战略储备,估计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采购成本要增加20%;美国一家公司向国会报告说,他们的导弹制导系统用的稀土,库存只够用9个月了。

这场危机暴露了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大问题。虽然澳大利亚、美国等公司都在加快生产,但估计2025年海外稀土的产量只能满足全球需求的28%。

图 | 德国西门子

更麻烦的是,海外项目普遍有技术难题,马来西亚的稀土厂因为放射性废料处理问题,一直被当地居民抗议;美国的矿的冶炼分离,还得把半成品运到中国加工。

德国经济部长已经说了,不该把整个汽车工业当成跟中国博弈的筹码。法国还想硬碰硬,美国也在搅局,结果在G7峰会的联合声明里,居然删掉了“点名中国”的条款,说明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已经有分歧了。

中国也不是一直强硬,而是区别对待。比如,宝马、大众可以拿到6个月的临时出口许可,但前提是每个月都要交使用报告。

图 | 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卡特琳娜·赖希

中国还停止向美国军工供货,搞得他们的生产线每天损失不少钱。欧盟现在的难题是,一方面想对中国态度强硬,另一方面又在关键原材料上严重依赖中国。

中国现在不只是稀土资源的提供者,而是掌握了从技术到市场的整个产业链。欧盟能不能在依赖中国稀土和发展本地产业之间找到平衡,还得花时间和钱。

可以预见,全球稀土市场的竞争会更激烈,各国可能会加快布局替代供应链,但在短期内,中国的主导地位很难改变。

参考资料:

1.《“中方已发放出口许可证”,欧盟官员仍对中国稀土喋喋不休》2025-06-27 08:44 | 来源:观察者网

2.《中能财经|7500亿美元,美欧能源贸易虚实考》2025-08-26 19:42 | 来源:新浪财经

3.《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将访华》2025-07-21 11:2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欧洲必须“重新平衡”对华关系,摆脱对美国的依赖》2025-07-31 19:1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财经   稀土   底气   中方   欧盟   命令   中国   美国   德国   永磁   欧洲   技术   强硬   来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