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能领7笔钱,有人能拿10万!国家动真格了,钞票直发到手!

咱们国家在“催生”这件事儿上,真的是豁得出去!现在不仅有育儿补贴,还有产检补贴、生育津贴、男方陪护津贴、新生儿育儿退税、地方生育奖励金等,若是踩对了点儿,最高能拿到 10 万!


那么,这些钱究竟从何而来?又在哪里可以领取呢?家里有娃或者准备生娃的,赶紧往下看!



一、国家育儿补贴,每年 3600 元,连发 3 年


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国家对 3 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每个婴幼儿最多可领取为期三年、总额 10800 元的补贴。这笔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 3600 元,发放至婴幼儿年满 3 周岁。


对于 2025 年 1 月 1 日之前出生且不满 3 周岁的婴幼儿,将按其可享受补贴的月数折算计发。家里一孩、二孩、三孩都可以领。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简直太贴心了!


二、地方补贴政策,力度超乎想象


除了国家发放的基础育儿补贴,各地也出台了相当诱人的地方补贴政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补贴力度堪称 “天花板” 级别。


2025 年 3 月 1 日之后(含 3 月 1 日)合法生育的家庭,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 10000 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 50000 元,按每年 10000 元发放,直至孩子满 5 周岁;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 100000 元,按每年 10000 元发放,直至孩子满 10 周岁。


这意味着,在呼和浩特,生育三孩的家庭最高可获得 10 万元的育儿补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能极大地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



深圳的补贴政策也十分给力。对于一孩家庭,给予一次性 3000 元 + 每年 1500 元(3 年累计 7500 元)的补贴;二孩家庭则可获得一次性 5000 元 + 每年 2000 元(3 年累计 11000 元)的补贴;三孩家庭的补贴更为丰厚,一次性 10000 元 + 每年 3000 元(3 年累计 19000 元),若已领二孩补贴还可再叠加 28500 元。总补贴金额为国家与地方之和,例如:三孩家庭最高可获得 10800 + 19000 + 28500 = 58300 元的补贴。


除了上面的内蒙古和深圳,山东济南和湖北孝感市也都有相当丰厚的补贴,对家里有小孩子的家庭减轻了育儿负担,相当给力。



三、从怀孕到生娃,还有 6 笔钱可以申领

从怀孕到生娃的全流程里,还有 6 笔钱可以申领,分别是产检补贴、生育津贴、男方陪护津贴、新生儿育儿退税、地方生育奖励金等。


产检补贴方面,只要夫妻任一方有社保或生育险,怀孕满 12 周就能申请。准备好身份证、医保卡、产检发票和结婚证,去定点医院医保窗口就能办理。


不同地区的补贴额度有所不同,像西安能领 2500 元,多胞胎每多一胎还能多领 300 元。这笔钱虽然不算多,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检费用的负担。


生育津贴,也就是产假工资,是很多职场妈妈关心的重点。宝宝出生 90 天内申请,生育险得缴满 1 年且生育时在职。


准备好身份证、准生证、出生证明和银行卡,去单位或社保局办理。它是按照 “单位平均工资 ÷30× 产假天数” 计算,和基本工资二者取高。


自 7 月 1 日起,沈阳、南昌等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这对于职场妈妈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能确保产假期间的收入稳定。



男方陪护津贴也不容忽视。如果男方产前连续参保满 6 个月,宝宝出生 6 个月内就可以领取。准备好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出生证明、出院小结、结婚证,去社保局或单位人事部办理。补贴额度为男方平均工资除以 30 再乘以陪产假天数,这能让爸爸们更安心地陪伴妻子和孩子,参与到育儿过程中。


新生儿育儿退税,宝宝出生后 3 年内都能申请,只要家庭正常纳税并达到退税额度,在个人所得税 APP 上就能操作。每个月补贴 1000 元,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此外,还有地方生育奖励金,各地政策不同,奖励金额和方式也有所差异。有些地方会根据生育孩次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有些则会结合其他条件进行发放。



当然,光靠发钱刺激生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负增长的问题。生育意愿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还受到教育、医疗、就业、社会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房价过高、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生育歧视等问题,都可能让人们对生育望而却步。


因此,要想真正提高生育意愿,除了发放补贴,还需要在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生育和育儿的社会环境。


不管怎么说,生育补贴政策的出台绝对是开了一个好头儿,也让我们知道国家对生育问题的重视和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的决心。只要年轻人的压力减小,婚育的意愿就会提高!生活有奔头,人生更精彩哦!

——小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育儿   动真格   钞票   国家   津贴   家庭   男方   产假   地方   婴幼儿   政策   新生儿   额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