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日本天皇访问蒙古,长达8天,还故意避开我国特殊时间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日本天皇史上首次到访蒙古国?到底安的什么心!

2025年7月6日下午,日本德仁天皇与雅子皇后踏上了蒙古国的土地,这是日本天皇历史上首次访问蒙古,访问计划持续整整8天。

而作为东道主的蒙古国,更是以最高规格接待了这对皇室夫妇,不仅当晚在总统府举行盛大晚宴,天皇夫妇还将出席蒙古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的开幕式。

然而在大家得知日本天皇访问的首站和时间节点时,更发现这趟行程颇有深意。

特殊的时间节点

德仁天皇此行的时间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访问从7月6日持续到13日,精准覆盖但刻意避开了7月7日,要知道这一天正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88周年纪念日。

在行前记者会上,德仁天皇将访问主题定为“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他声称要向 “违背自身意愿死于异国他乡之人”致敬,首站行程选择了乌兰巴托南郊一座特殊的纪念碑。

而他口中的“异国亡灵”,其实指的就是1945年被苏联红军俘虏后送到蒙古的日本关东军战俘。

根据历史记载,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百万红军横扫中国东北,近60万日本关东军投降。

而其中约1.4万名战俘被押往蒙古的劳改营,被迫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修建乌兰巴托的国家剧院、国立大学和政府大楼。

乌兰巴托的国家剧院

日方统计显示,约1700人因疾病和恶劣条件死于羁押期间,而德仁天皇的“追思”,却对这些战俘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保持了沉默。

被美化的侵略者

2001年,在日本政府持续交涉下,蒙古国在乌兰巴托南郊修建了这座日军战俘纪念碑,碑文强调“战死者的苦难”,却对这些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的暴行只字不提。

这些战俘并非无辜平民,他们中的许多人曾是实施 “三光政策”的日本关东军成员,手上沾满了中国平民的鲜血,如今在日本的叙事中,他们却被包装成了“悲情的战争受害者”。

日本右翼媒体甚至将这些战俘的遭遇渲染成“东方奥斯维辛”,而德仁天皇的“和平之旅”实质是场历史修正主义的“漂白行动”。

至于蒙古国对日本天皇的访问进行高规格接待,也是出于背后特殊的地缘政治考量。

蒙古的“第三邻国”战略

作为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内陆国家,蒙古长期奉行 “第三邻国”战略,而日本正是蒙古重点发展的“第三邻国”之一。

2024年底,日本政府将蒙古列为 “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对象国”,承诺提供无偿军事援助,日本企业同时加大对蒙古稀土开采的投资,试图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蒙古国虽然工业不发达,但地下埋藏着全球瞩目的稀土资源,储量高达120万吨,日本企业早已虎视眈眈,也将其视为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的战略机遇。

所以看似日本和蒙古“交好”,背后其实都是利益互换罢了,根本就没有一点盟友精神,此次访问也不过是一场政治作秀。

面对日本天皇的蒙古之行,中国保持了战略定力。

中国的战略定力

在7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醒日本:

“正视历史是维护和平的前提”。

这无疑是在明确告诉日本,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都无法洗清那段罪恶的历史。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罄竹难书,其残忍程度突破人类道德底线,1937年南京沦陷后,日军开展长达六周的大屠杀,30万平民与战俘遭虐杀,街道尸骸堆积如山。

更骇人的是日军建立731部队等细菌战机构,将中国平民称为“马路大”(意为实验木材),进行活体解剖、冻伤实验、毒气测试,仅731部队就有超3000人被折磨致死

日本犯下的罪行,至今仍是我国无法愈合的伤口,我国至今都在背负着这些悲痛,一路前行,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世界也不会忘记,日本又怎么可能靠这种方式“洗白”呢?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2025.07.06《史上首次!日本天皇访问蒙古国》

京报网2025.07.07《外交部:望日方切实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

北晚在线2025.07.06《日本天皇首次访问蒙古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标签:历史   蒙古   我国   时间   日本天皇   日本   战俘   乌兰巴托   中国   关东军   天皇   蒙古国   稀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