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现场。
经过3个月的化装侦查,民警查清了一个设有13处生产、仓储、批发窝点的犯罪团伙,涉案嫌疑人多达47人
文图/吴天胜
民警现场查扣生产流水线6条,假冒国内外知名品牌照明灯具9万余套,各类包装材料28万余套,查明不法分子累计制售假冒品牌灯具200余万套,涉案金额1.5亿元。近日,龙某兵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生产车间。
网上买到假灯具
家里装新房,实体店看了又看,比了又比,春芳还是觉得网上更便宜。2023年9月12日上午,她在淘宝店铺里,浏览了许久,又和店家砍价半天,终于下单。
这单可不小,她一共买了5个雷士集成吊顶600×1200LED平板灯、10个38瓦的精品加厚雷士照明600×600×30mmLED平板灯、5个78瓦免开孔的雷士照明600×600明装平板灯。
不得不说,网上就是便宜。这么多灯,一共才2200元,最后,网店还优惠了20.8元。不仅便宜,配货速度还快,时隔两天,春芳就收到了快递。
她高兴地打开快递,一个灯一个灯地检查。这次房子装修,春芳可没少操心,又要考虑成本,又要选好的东西。比如,这次选灯具,她比选了好多家后,还是觉得雷士照明比较好。
雷士是名牌,不仅质量过硬,而且信誉也有保证,坏了可以找商家赔偿。就像这次购买,商家明确承诺,收到货后,只要发现有破损的,仅凭照片就可重新发货。
春芳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只只灯具,仔细地察看,生怕放过了一丝破损。但是商家包装得很好,运输途中一点破损也没有。春芳十分高兴,暗自庆幸自己又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可是,她高兴劲还没持续多久,就发现这些灯只在背面贴有雷士照明的商标,而且做工粗糙,发光不均匀,存在光源暗区。她怀疑买到了假货,拿了一只最小的灯,去了熟悉的一家雷士照明专卖店。
“你这个灯是假冒的。”专卖店的人一眼就辨出了真伪。
异地乔装侦查
报警信息很快流转到重庆市梁平区公安局食药环支队。从字面上看,食药环支队主要负责食品、药品和环保等方面的案子,其实,他们还负有打假职能。
支队长石勇接过案子一看,这起案子涉及网络销售,需要网安支队支援。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网安支队民警立即围绕这家网店的网上购买、销售等各方面情况展开侦查。
很快,一份侦查报告显示,嫌疑人从网上购买了大量灯具灯珠、激光打码机、包装纸箱、防伪贴、不干胶袋等原材料,并在朋友圈发布销售品牌灯具的广告。
这是一个涵盖生产制造、电商销售、仓储运输为一体的制售假冒灯具的犯罪团伙,共有13处生产、仓储、批发窝点,均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必须打掉这个制假团伙,要端窝点、捣网络、除源头。”副区长、区公安局局长徐波指示。区局成立了“9·15”专案组,由分管副局长曹江担任组长,全程参与指挥侦查。
鉴于该团伙具备较强的反侦查能力,且长期大肆在淘宝网站开设网店公开售假,其规模大、经营时间长、制假窝点分散、组织架构明确,生产、销售相对分散隐蔽,专案组安排民警罗华久担任该案的主办民警。
罗华久是位老民警,警龄15年,从事打假类案件的侦办经验就有10余年。
石勇知道,广东江门是全国重要的灯具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的灯具制造业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
还得去实地看看,也许有更大的收获,石勇带上几个民警到了江门的蓬江区。一到江门,他们就被震撼了。这里的灯具制造业非常成熟和完善,到处都是生产和销售各种灯具的厂家和门市。他们有些眼花缭乱。
好在,几位民警都是老侦查员,大家一碰头,思路就清晰明了。几位民警有的扮成快递小哥,有的扮成租客,还有的扮成线下客户,陆续走进了每一个可疑地点。
这一查,就是3个月。3个月,多达10余次蹲点守候,4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一个接一个,让这些山城民警直呼受不了。但13处窝点,每一处他们都去到了,每一处的地形、出入路线都烂熟于心,甚至每一处的电脑、标签打印机、激光打码机、包材、未打标的白灯等多种制假工具、原材料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最重要的是,他们明确了以龙某兵为首,涵盖生产制造、电商销售、仓储运输为一体的制售假冒灯具犯罪团伙,查明犯罪嫌疑人47人。
网店侵权败诉
2018年,30多岁的贵州人龙某鹏带着家乡几个年轻人去了浙江嘉兴,开始做网络销售,专卖雷士照明LED平板灯。
老家虽地处名胜风景区,可经济落后,出门打工是多数年轻人的选择。龙某鹏等人聪明,几年下来,网络销售干得风生水起。正所谓“青出于蓝胜于蓝”,龙某鹏发现,自己的侄子龙某兵在这行的悟性极高,业绩出色。
他们首先向雷士照明公司提交了电商经营的申请材料,经过审核备案后,得到了公司给他们开具的电商经销授权书。这之后,便一边从雷士照明固定的电商专供渠道进货,一边在网上开始卖产品。
其实做电商是挣钱的,每月都有可观的收入。可即使这样,他们仍嫌赚得少了。龙某兵认为,客户在网店买东西时,多数要看网店的信誉和销量。他建议找人刷单。
龙某鹏接受了建议,找亲戚朋友帮忙做刷单业务。一个月后,他们又找来专门做刷单业务的人扩大刷单规模。效果立竿见影,他们的业务量猛增,产品供不应求。
“不如……”龙某鹏有了新的主意。
其实,龙某兵也发现,龙某鹏不知从什么渠道,进了一批白皮灯,用专用设备在灯的背面打上了雷士照明的LOGO。真真假假,那些客户居然没有发现。龙某鹏他们大赚了一笔。正在得意忘形之时,其侵权行为被雷士照明公司专业打假人员发现了。
一纸诉状,他们站在了被告席上。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龙某鹏等人立即停止侵害雷士照明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立即停止在其网店内使用“雷士”“雷士顶”字样进行宣传,立即停止销售含有“雷士顶”字样的吸顶灯;并判处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60万元。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龙某鹏等人岂肯善罢甘休?
为规避法律责任、逃避打击,他们另起炉灶,将业务转移到了广东省江门市。这里是全国灯具生产销售的重要地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他们觉得,这个地方可能更便于发展。
扣押的部分涉案物品。
从侵权到犯罪
上次的败诉,在龙某兵等人看来,不过是一起普通的侵权官司,还谈不上违法犯罪。同时,这起官司让龙某兵悟出一个道理,只要是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就不愁挣不到钱。
2022年4月,龙某鹏和龙某兵找来几个亲戚朋友,共同筹资建立了净米照明(江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净米照明),在蓬江区荷塘镇中泰西路租赁了3000平方米的厂房,准备大干一场。
这些亲戚朋友大都跟他们在浙江干过,十分懂业务。大家兴致勃勃,以为就此可以和雷士照明二分天下,赚个盆满钵满了。
净米照明的产品很快出了车间,进入网店,可销量却惨淡得很。原来,客户买灯具时,大都喜欢买牌子货。名不见经传的净米照明,没什么人愿意买账。
辛苦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那只好继续卖别人的。可是,雷士照明不可能再授权让他们销售了。“不能明干,那就偷着干”。
按照公司分工,龙某鹏主要负责生产白皮灯。所谓的白皮灯,就是“三无产品”,没有品牌和商家,也没有生产日期。
龙某兵等人专门从龙某鹏那里进购白皮灯,又从网上下载了雷士照明商标的图片,将客户需求的规格打印上去,再装进纸箱包装好,然后快递发往全国。
没想到,这样的经营模式居然比自己开厂赚钱快得多,也多得多。很快,他们便将货发往贵州、云南、河南、四川、广东、浙江、江苏、安徽、重庆等数十个省市。
龙某兵等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自己忙不过来,就招兵买马。
龙某兵深知,这是一项赚钱的生意,也是一项带有风险性的生意,绝不能让外人参与进来。扩充人员时,他采取了以老家为主、以亲戚带亲戚的熟人模式。
这些人员都有裙带关系,相互信得过、靠得住,万一哪天被发现了,他们也绝对不会出卖自己。很快,他们的网店发展到20多家,参与人员多达47人。
龙某兵精心地构思每一个环节,处理好每一个细节,防范好每一个可能引发灭顶之灾的隐患。连最小的风险他都会主动处理掉,不想上次败诉的事再发生。好几次,客户买了灯具后,向网店反馈买到假货了,他都二话不说,主动赔偿了对方好几倍的货款。他的“真诚”取得了客户的谅解,没有报警或将事态扩大。
在这样一次又一次有惊无险的销售过程中,“顺风顺水”地来到了2023年10月。正当他们幻想美好未来的时候,2023年10月13日,5队便衣警察分别冲进包装车间和仓储窝点。
2024年12月3日,龙某鹏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2024年12月25日,龙某兵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0万元。法定期限内,当事人没有上诉。
案件警示
假冒灯具因其使用劣质材料、粗糙工艺和不达标电气部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漏电、短路及结构不稳定导致的损害,同时照明效果差、能效低,不仅影响使用体验,还可能释放有害气体损害健康。此外,假冒灯具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正规品牌利益,且制假售假行为违法。因此,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和品牌购买灯具,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
作者|吴天胜
来源|《法制与新闻》杂志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