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没说错,57岁久居“日本农村”的郑伊健,早已选择另一种人生

文|上野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陈浩南养他一辈子!”

20年前,王晶说出这句话时,带着对自己眼光的自信和得意;

多年后,同样的话却被解读出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惋惜。

这个曾经被赞气场压过刘德华的港圈顶流,如今真的在躺平吗?

01 “不可抗力”引争议

11月25日,一则“郑伊健东京演唱会突然取消”的消息在娱乐圈炸开锅。

主办方仅用“不可抗力”四个字潦草回应,却让数百名跨国赴约的粉丝陷入窘境。

有人晒出提前三个月订好的不可退改机票,有人展示着连夜赶制的应援灯牌。

评论区里“遗憾”与“质疑”交织成一片:

“票卖不动就找借口?”“是不是在日本待久了,连工作都不上心了?”

争议的中心,57岁的郑伊健始终保持沉默。

而此刻被网友反复提及的,除了这场夭折的演唱会,还有他近年愈发清晰的标签——“久居日本农村的隐退艺人”。

港媒的镜头里,他总是穿着宽松的运动装,一头长发随意束起。

他在自由之丘的超市里弯腰挑拣海鲜,在多摩的乡间小道上陪妻子散步。

和当年舞台上光芒万丈的“陈浩南”判若两人。

这不禁让人想起王晶跨度二十年的三段评价,字字矛盾却句句戳中要害。

早年他盛赞:“郑伊健的气场几乎压倒刘德华,一看就知道未来必成大腕”;

中年却犀利批评:“四十岁还像一张白纸,心智只有十六七岁,完全不懂经营事业”;

后来更直言:“陈浩南养了他一辈子,但他却躺着吃老本,不肯努力突破”。

这场取消的演唱会,难道真的印证了王晶的“预言”?

而要读懂如今的郑伊健,必先回望那个被王晶一眼看穿天赋的巅峰时代。

02 “第五大天王”的辉煌

1996年《古惑仔之人在江湖》选角现场,硝烟弥漫。

投资方力荐刘德华出演陈浩南,认为天王的国民度可以保障票房。

但王晶却力排众议,坚持要用尚未出人头地的三线演员郑伊健。

被问及理由时,他说:“他比刘德华更有江湖气。”

最终,王晶的坚持造就了一场影史经典。

《古惑仔》上映后,“陈浩南”的名字火遍两岸三地。

街头巷尾全是模仿郑伊健长发造型的热血少年。

就连他用大拇指掏耳朵的动作,都成了当时年轻人的社交暗号。

王晶后来在自传中写道:

我当时就知道,陈浩南这个角色太成功了,它能让郑伊健吃一辈子。

只是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句自信满满的预判,会在日后变成一种讽刺。

此后三年,是属于郑伊健的“黄金时代”。

1997年,他凭《风云雄霸天下》以4000多万港元票房打破香港武侠片纪录,聂风“风神腿”招式成无数孩子的童年记忆;

1998年,他携《中华英雄》再破3700万港元票房,磨破肩膀仍坚持高空打戏的敬业让他蝉联香港票房冠军;

1999年,他的个人演唱会门票三分钟内售罄,全场齐唱《友情岁月》的画面定格成港娱经典。

郑伊健的风头一度盖过四大天王。

唱片销量连续突破百万,广告代言更是接到手软。

就连刘德华都在采访中笑言:“现在香港的年轻人,一半是我的粉丝,另一半全是他的。”

可时至今日,刘德华的粉丝只增不减,郑伊健却没了当日辉煌。

03 反其道而行之

争议的导火索,是郑伊健那场“反娱乐圈规则”的选择。

2010年之后,当同期港星都在忙着“破圈”时,他却亲手按下了事业的“减速键”。

彼时,陈小春靠着《爸爸去哪儿》在内地翻红,带着“山鸡哥”的标签参加综艺,出场费从几十万涨到两百万;

谢天华凭借《潜行狙击》里的“laughing哥”再度爆红,接连出演三部续集,片约接到手软;

就连“古惑仔”里的小配角朱永棠,都靠着“情怀杀”开启了直播带货。

而郑伊健的做法却让所有人看不懂。

《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组三顾茅庐,给出“一季综艺抵得上他三年收入”的酬劳。

他看完合同后只说了一句“不想被镜头盯着私生活”;

《古惑仔》续作投资方开出五千万片酬,承诺让“铜锣湾五兄弟”重聚。

他以“角色重复没有突破”为由拒绝;

经纪人建议他效仿其他港星,在短视频平台发怀旧片段吸粉。

他直接反问“这样不是消费观众的青春吗?”

2015年之后,他更是把工作节奏降到最低。

不仅一年只接一部戏,演唱会也从一年十几场减到个位数。

有媒体统计,他2020到2023三年间,公开活动频率锐减,比半隐退的梁朝伟还要低调。

这种“不作为”彻底激怒了王晶。

在一次访谈节目里,王晶当着镜头直言不讳:

“郑伊健最可惜,四十岁还像一张白纸,心智只有十六七岁,完全不懂经营事业。陈浩南养了他一辈子,但他却躺着吃老本,不肯努力突破。”

而王晶的批评并非没有依据。

郑伊健的演唱会曲目十年如一日,从《友情岁月》到《热血燃烧》,永远是那十几首经典老歌,连编曲都很少改动;

近年出演的《我的极品女神》《黄金兄弟》等电影,票房口碑双双扑街。

唯一能引发讨论的,还是他“陈浩南”的怀旧滤镜。

而本次日本演唱会取消事件,更是把这种争议推向了顶点。

事件曝光后,有自称“内部人士”的网友在论坛爆料:

称演唱会开票半个月后,一二排的票还没卖完。

主办方为了减少损失才以“不可抗力”为由取消。

还有在日本的网友晒出照片,称演唱会前三天,在东京自由之丘的超市看到郑伊健和蒙嘉慧购物:

两人推着购物车挑牛奶,看起来一点都不忙,吐槽他“圈钱都不上心”。

粉丝阵营则全力反击:

有粉丝晒出郑伊健的体检报告片段,显示他近年有颈椎问题,“长时间坐飞机和排练会加重病情”;

还有粉丝整理出他过往的经历,称他2018年曾因急性肠胃炎取消演唱会,事后亲自手写道歉信送给每位粉丝。

表示他从来不会拿健康当借口,但也不会硬撑着伤害身体。

两方争执不下,#郑伊健演唱会取消真相#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而事件的主人公郑伊健,只通过经纪人发了一句简短的声明:

“感谢大家关心,个人原因导致演出取消,所有损失由我承担,抱歉。”

没有卖惨,没有辩解,一如既往地低调。

这份不煽情、不解释的回应,恰恰印证了他多年来一贯的人生态度:

比起在名利场中追名逐利、辩解自证,他早已主动跳出了世人对 “顶流明星” 的固有期待。

04 跳出名利场

王晶的评价,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陈浩南养了他一辈子”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这个角色带来的情怀红利,让他即使多年不高产,也能靠演唱会和商演维持优渥的生活;

但“躺平吃老本”的批评,却忽略了郑伊健的人生选择。

他不是没有能力继续在娱乐圈打拼,而是主动选择了退出名利场。

王晶作为商人导演,评判艺人的标准是“商业价值”,所以他认为郑伊健“不懂经营”;

但郑伊健作为“人”,评判自己的标准是“生活幸福感”,所以他愿意放弃流量和名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两种标准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就像娱乐圈里,有人选择像刘德华一样,年近七十依然保持高产,用“敬业”定义自己的人生;

有人选择像周润发一样,淡出娱乐圈后专注于公益和生活,用“通透”诠释幸福;

而郑伊健,显然属于后者。

他曾在采访中说:“我年轻时拼过,也红过,知道站在巅峰是什么感觉,但现在我更想知道,普通的生活是什么味道。”

结语:

郑伊健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所有人:

青春会落幕,角色会褪色,但生活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你可以选择乘风破浪,也可以选择激流勇退。

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部分参考资料:

网易首页|郑伊健日本演唱会取消!被扒定居日本有言论争议!陈小春等避嫌!
网易新闻|郑伊健被架到火上烤,日本演唱会取消,网友爆料卖不出票,咋回事

网易首页|郑伊健不会定居日本、没必要参加“哥哥”的原因太“凡尔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娱乐   日本   农村   人生   王晶   演唱会   粉丝   票房   吃老本   不可抗力   古惑仔   香港   娱乐圈   角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