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电池产业已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随着储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和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电池板块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大有接棒AI成为市场主线的潜质。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931719)、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980027)和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980032)作为跟踪电池行业的三大指数,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我们今天就来锊一锊。
01 回报特征对比:谁更“能打”?
我整理了上一轮牛市和去年9.24以来各指数的回报情形,详见下表。
(数据来源:WIND)
很明显,中证电池主题指数(931719)在两个牛市阶段的进攻性最强,最大回撤也要稍大一些;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980027)2018年10月以来的累计回报最高、韧性最足,最大回撤在三个电池指数中也是最小的;而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980032)过往总体回报略微偏平庸一点,但2024年9月以来的最大回撤水平又是最小 的。
02 编制规则对比:覆盖领域各有不同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覆盖最为全面。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则聚焦于新能源车电池领域,要求成分股业务涉及新能源车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充电桩等,成分股数量为30只,集中度更高。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偏向储能电池主题,覆盖电池制造、储能电池逆变器、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和电池温控消费等领域,定位更贴近“新型电力系统”大框架。
三个指数截至9月26日的细分行业构成如下图。
(数据来源:WIND)
显然,中证电池主题指数涵盖范围最广,有利于分散风险;而国证系列两只指数更侧重细分领域的深度挖掘。
03 估值与预测盈利增速对比
估值方面,截至2025年9月26日,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市盈率TTM为36.85倍,处于近十年历史40.2%分位,估值水平相对合理。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市盈率为33.33倍,处于历史70%分位,估值压力较大。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市盈率33.47倍,但处于历史85.34%的较高分位,需警惕估值回归风险。
(数据来源:WIND)
盈利预测显示,中证电池主题指数成分股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增长36.23%、25.44%和20.88%;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同期增速分别为31.93%、25.84%主21.72%;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同期增速分别为29.75%、23.65%和18.42%。三指数的预测增速有差别,但差距并不明显。
(数据来源:WIND)
将三指数2025-2027年盈利增速作简单算术平均,分别为中证电池指数27.52倍,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26.50倍,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23.94倍,由此计算三指数的PEG值分别为1.34、1.26和1.40,从这个角度看,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的性价比是最好的。
04 各指数特色、优势与不足
中证电池(931719)
特色与优势:覆盖电池全产业链,从材料、制造到设备、回收环节无死角,行业代表性强;进攻性突出;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等偏低位置,安全边际较好。
不足:短期爆发力可能不如另外两个偏主题的电池指数。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980032)
特色与优势:深度绑定新能源车产业链,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强劲势头,去年9.24以来最大回撤控制最小,收益曲线更为平滑;PEG估值角度性价比最好。
不足:估值分位较高,受汽车行业周期影响较大,若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波动,指数受影响程度较大。
国证新能源电池(980027)
特色与优势:聚焦新能源储能领域,锂电池、逆变器权重高,行业集中度强;储能政策敏感度高,可能受益于短期政策驱动。
不足:预测增速偏低,性价比不突出;如果政策不及预期,波动可能偏大。
05 投资者适配:匹配不同风险与需求
对于追求全面布局、看重长期成长性的投资者,中证电池主题指数是最佳选择,其广泛的覆盖面能够全面把握电池产业发展的多元机遇,适合作为核心配置。
对于看好新能源汽车赛道、能够承受较高波动的投资者,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更具吸引力。新能源汽车仍是电池最大应用市场,增长确定性较强。
对于偏好储能赛道,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更合适。储能是未来电网建设的核心环节,成长空间广阔。
必须注意的是,电池产业具备高波动性特征,受政策、原材料价格、技术路径变化影响大,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配置;近期电池板块热度较大,看好的投资者应该逢低介入,避免盲目追高。
指数和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和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投资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