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X.L.Y
他不是知道自己错了,而是知道自己要没工作了。
一个黑人外籍球员,在中国的赛场上,公然辱骂中国的球员和球迷们,而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对,等解约合同到他手里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急忙的去道歉。
而关于这种球员,怎么可能会让我们原谅,事情发生不到48个小时,新东家直接解约。
这场比赛是中国男足在东亚四国赛上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国男足和香港男足均经历了两场失败,将争夺这项赛事的第三名。
虽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男足还是以1:0的成绩勉强拿下了胜局,看台上的中国球迷们也为此感到振奋。
然而,直到赛后两队分别向观众致谢的时候,身为中国香港队前锋的港籍黑人球员米高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不知道他是因为输球愤恨,还是单纯地看不起中国人,只见他举起喇叭大声地向看台上喊出了“bastar”(za种),并且手指还直接对向了中国球迷。
仅仅两天,米高签约的苏州东吴俱乐部果断和他解约,动作干净利落、合法合规,毫不拖泥带水。足坛大门对他彻底关上,再无球队敢收留他。他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几句泄愤的恶语,葬送了他中国职业足球之路,代价过于惨痛。
米高慌了神。先是搬出“在德国生活过、表达错误”这种一听就站不住脚的理由来搪塞道歉。眼看没人信,他急忙加码,承诺把下一年薪水的两到三成捐给儿童足球。这两次所谓的“道歉”,不过是掉饭碗前的挣扎,根本不是真心认错。
深扒背景才知道这人早是问题球员。在德国第五级别联赛混日子时,20场4球的数据惨不忍睹,犯规吃牌倒是一把好手。
更恶心的是效力香港队期间,被拍到三次故意缺席升国旗仪式。
就这素质还能拿苏州东吴的肥约?网传月薪1万美金,超过中甲U21球员年薪30万人民币的工资三倍有余。
道歉更是敷衍到极致。先是在ins私信里对质问的球迷轻飘飘带过,眼看饭碗真砸了才发公开信。
把辱骂甩锅给“德国生活经历导致表达错误”,假惺惺说要捐25%年薪做儿童足球。
值得注意的是,比赛的看台上,坐着香港体育协会的霍启刚先生,以及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先生。两位体育界的重要人物,都在现场目睹了比赛的全过程,但并未在事发后立刻对此事进行公开表态。
这件事情的处理,最终是由俱乐部层面快速推动并完成的。苏州东吴俱乐部的果断行动,也让外界看到了国内俱乐部在管理外籍球员方面,出现了一种新的、更严格的姿态和决心。
那场球,中国男足小胜香港队。赢了,球迷也就是图个乐呵,准备各回各家。可就在散场的时候,米高抓起一个大喇叭,冲着中国球迷看台,竖起了中指,嘴里还飙着谁也听不下去的脏话。
这里可是中国主场。台下是花钱买票支持中国足球的人。你一个外来的球员,在我们家门口,指着主人的鼻子骂。这已经不是挑衅了,这是把唾沫吐进了人家的饭碗里。
事情闹得不大,也就传遍了整个互联网。米高刚签下的新东家——中甲球队苏州东吴,反应快得像一道闪电。不到48小时,一纸解约声明贴了出来,干脆利落。
合同白纸黑字写着呢,损害俱乐部和国家形象,就得走人。这下,米高先生的高薪工作,没了。
丢了工作,他好像突然“清醒”了,开始到处找补,急着道歉。但那几份道歉声明,字里行间透着的不是悔意,而是算计。
一会儿说是“德国生活经历”导致的“表达失误”,一会儿又说要捐钱做公益。这套公关说辞,把大伙儿都看乐了。难道在德国待过,骂人就成了必修课?这种解释,本身就是对人智商的一种侮辱。有些道理,看来只有砸了饭碗,才能听得进去。
我们花大价钱请外援,图的是想让联赛更好看,让本土球员学到东西,让足球氛围更热烈。这本来是个你情我愿、互利共赢的事。
外援拿着远超常人的薪水,享受着聚光灯和球迷的追捧,足球场上,技术不好可以练,输了比赛可以下次赢回来。但人品这东西,要是烂了,就很难再扶起来。
尤其是在中国,“尊重”二字的分量,比任何一份合同都重。你可以不爱这里,但必须尊重这里。这是一个球员的职业底线,更是一个人的做人底线。米高偏偏就一脚踩穿了这层底线。
这件事上,中国球迷的反应出奇地一致和强硬。他们的愤怒,远不止是被骂了一句脏话那么简单。那根中指,戳到的是民族自尊心的痛处。在国内,“辱华”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这杆秤,就是零容忍。球迷们在网上发声,要求俱乐部、足协给个说法。这不是小题大做,这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这片土地的尊严。
他们看穿了米高那套虚伪的道歉,因为那背后是丢掉饭碗的恐惧,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忏悔。
当时,香港体育界的头面人物霍启刚,以及足协主席宋凯,也都在场。球迷们的目光,自然也投向了他们。
米高事件,给所有来中国发展的外国人,都结结实实上了一课。中国欢迎朋友,欢迎人才,也愿意为之付出优厚的待遇。但这种欢迎和优待,绝不是你傲慢无礼的资本。
这次的处理,堪称快刀斩乱麻。从事件发生到舆论引爆,从身份被扒到光速解约,整个流程一气呵成,没给对方留下任何耍滑头的空间。
这效率,这力度,就是一种清晰的表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从哪来,想在这儿吃饭,就得先学会尊重。
信息来源:东方体育日报、北青体育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