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如果你们正在找一台完美的日常 vlog 相机,那这个视频绝对适合你 —— 因为我准备了三台不同价位的相机,接下来会对比它们的画质,聊聊各自的优缺点。我还搞了个有趣的小装置,能让三台相机同时拍摄,保证对比够直观。
首先登场的是松下 Lumix S9,这是台可换镜头的全画幅相机;第二台是大疆 Osmo Pocket 3,传感器尺寸是 1 英寸;最后是 iPhone 17 Pro Max,这台相机揣在口袋里就能带出门,基本能做到随时在手。我觉得这三台放一起对比再合适不过了。

先给大家看看三台相机的焦距对比,我已经把它们都架在三脚架上了。看这些画面能发现,Lumix 和 Osmo 的视角最接近:Lumix 装了紧凑型变焦镜头,开到最广角是 18mm;Osmo 则是 20mm,画面稍微收一点。iPhone 的 1 倍主摄等效 24mm,是三者里视角最窄的。不过我平时也常用它的 0.5 倍超广角,这会儿情况就反过来了 ——iPhone 的 0.5 倍等效全画幅 14mm,成了三台里视角最广的,画面能拍得很开阔。

对了,Osmo 能装附加镜头,我手上这个广角附加镜能把焦距降到 15mm,磁吸设计一扣就上。现在三台的广角顺序就是:14mm(iPhone 0.5 倍)、15mm(Osmo + 附加镜)、18mm(Lumix)。
接下来实际体验下 vlog 拍摄的手感,我直接手持相机拍,平时拍 vlog 我要么这么徒手举着,要么加个小三脚架辅助,就像现在这样。先看 Lumix S9,18mm 焦距下我手臂完全伸直,画面容纳范围很广,看着特别舒服;然后是 Osmo Pocket 3,当前焦距 20mm,比 S9 稍窄一点,但依旧是很够用的广角;再到 iPhone 17 Pro Max,用 1 倍主摄拍摄时,画面明显收窄,和前两台比差异很明显。不过换成 0.5 倍超广角后,它又成了视角最广的,但 iPhone 有点沉,我手会轻微晃动,等下可以看看它的机身防抖(IBIS)效果怎么样。

最后我还想试试 iPhone 的前置摄像头拍 vlog,因为这整个视频里我基本用的是后置 —— 毕竟后置镜头视角更宽,画质也更好。

现在我移到了光线更亮的逆光环境,想看看三台相机在不同光线场景下的表现,先接着拍 vlog 行走画面,测试各自的防抖。首先是 Lumix S9,防抖设为标准模式,其他功能没关。其实 S9 的防抖有好几种模式,等下再给大家展示。然后是 Osmo Pocket 3,你们之前也看到了,它本身带云台,我走同样的路线,大家可以看看效果。接下来是 iPhone 17 Pro Max,用 24mm 主摄拍摄,它有机械防抖,我觉得效果特别顺滑。说实话,三台相机边走边拍的画面都很稳。最后还是 iPhone,这次用 0.5 倍超广角,行走时的防抖表现应该和主摄差不多。

不过真正有意思的是变焦功能,这方面 Osmo 限制最多 —— 它没有原生光学变焦,只能数码变焦。我点一下屏幕,最多只能放大到 2 倍。再看 Lumix,装的是 18-40mm 镜头,全画幅可换镜头的优势就在这:要是想拍更远的画面,换个镜头就行,但这次视频里就先用这个 18-40mm。现在是 18mm,我把它 zoom 到 40mm,你们看,这会儿视角和 Osmo 的 2 倍变焦差不多了。
最后是 iPhone,1 倍是 24mm,它还有个 2 倍数码裁切模式,等效全画幅 50mm;另外它有个原生 4 倍镜头,等效 100mm,拍远的画面很够用,我切换一下给大家看看效果。

顺便说下,Lumix S9 有个很实用的功能 —— 混合变焦。要是旅行时不想买额外镜头、也不想多带镜头,打开这个功能,18-40mm 镜头就能变成 18-62mm,焦距覆盖更广,现在它的 2 倍变焦效果就能和 iPhone 对齐了。
好,现在拍点辅助素材(B-roll),趁这个机会聊聊三台相机的优缺点。其实我挺喜欢这三台的,工作和旅行时都用得很多。先从 iPhone 说起,最大的优点就是便携,揣在口袋里随时能拿出来,拍照片、录视频都方便,不用装镜头、加滤镜,操作特别简单。而且别看它小,还藏着不少专业功能,比如能拍 LOG 格式视频、RAW 格式照片。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不能换镜头,握持手感一般。要是长时间高强度拍摄,手机容易发热;连拍速度跟不上,电池掉电也快,一充电又会更烫。比起另外两台,它的握持感和实用性确实差点。
另外你们看屏幕画面就能发现,三台相机的景深差异很大:Lumix S9 就算光圈开 4.5,浅景深效果也很好;Osmo Pocket 3 次之;iPhone 的景深最浅,画面里几乎所有东西都很清晰。要是你们想看看 iPhone 的电影模式效果,我之前做过一期对比 iPhone 和专业相机人像拍摄的视频,链接放下面了,感兴趣可以看看。

说到电影感,三台相机都能拍慢动作。iPhone 设的是 4K 100 帧,画面没有裁切,和 25 帧拍摄的视角一样;Osmo 是 4K 50 帧,同样没有裁切,和 25 帧视角一致;但 Lumix S9 不一样,拍 25 帧时是全画幅视角,切换到 50 帧就会变成 S35(也就是 APS-C)裁切,画面会收进去不少。

接下来聊聊 Osmo Pocket 3,我平时用得也很多。我觉得它的优势在于,能把素材和手机分开存 —— 比如旅行或者拍摄影幕后素材时,我不想让大量视频占手机内存,也不想手机总显示存储空间满,这时候有个专门的设备就很方便,插张 SD 卡,所有素材都存在里面,一目了然。
Osmo 还有两个加分项:一是它有物理云台,防抖效果是三台里最好的;二是它是唯一能跟拍的 —— 架在三脚架上,打开跟拍功能,我走动时它会跟着转,拍幕后素材时这个功能帮了我大忙。最后就是它体积特别小,揣口袋、放包里都不占地方,便携性和手机差不多。

最后是 Lumix S9,作为全画幅相机,它的传感器比另外两台大,画质也是三者里最好的。专业相机的优势它基本都有,比如握持手感好,机身按钮多,能手动调节很多参数。它还能拍 6K 开放格式(Open Gate)视频,要是既做社交平台内容,又拍长短视频,能同时兼顾横屏和竖屏拍摄,特别方便。
之前也提到了,它支持可换镜头,我除了用这个紧凑型变焦,还配过 1.8 大光圈定焦镜头,拍出来效果很棒。不过我也知道,就算 S9 已经算很小的全画幅相机了,还是有人不想随身带这么大的设备。我现在给它装了兔笼,方便接配件,不过我也拍了张没装兔笼的照片,你们能看到它本来有多小巧。
要是有人想往专业摄影、摄像方向发展,S9 是个很好的入门选择;但如果用 Osmo 或者手机,之后还是得买一台这样的专业相机,才能满足专业工作需求。

对了,iPhone 后置镜头画质虽好,但有个问题:屏幕在正面,拍摄时看不到自己。不过我买了个便宜的外置屏幕,链接放简介里了,装上就能看到拍摄画面,调整构图也方便。
现在来做个音频测试。之前你们听到的是我的外接麦克风声音,现在切换到 Lumix S9 的内置麦克风,我多说几句,大家感受下音质。接下来切换到 iPhone 的内置麦克风,我继续说,现在正是黄金时刻(golden hour),光线特别美。最后是 Osmo Pocket 3 的麦克风,它连了个无线麦,我接着说。这会儿天上有几只鸟飞过,但没风,天气特别好,很适合测试麦克风。

另外,这三台相机都能拍 RAW 格式照片,我也拍了几组对比图,这里颜色丰富,很适合做对比。首先用 Lumix S9 拍,它的握持感是三台里最舒服的;然后是 iPhone,握持感排第二,但拍 RAW 格式时,连拍速度跟不上;最后是 Osmo,它的拍照体验是三台里最差的,我已经尽量拍快了,但按完快门还是得等几秒才能拍下一张。不过之后会把三台的照片放一起对比,再加上几张人像照。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