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说起古代王朝,哪个能比得上元朝的奇葩?这个由蒙古人建立的帝国,从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到被明朝推翻,前前后后才97年。
别的朝代动不动就几百年,元朝怎么这么短命?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自己作死。
蒙古人打天下的时候凶得很,可治理天下的时候却把老祖宗那套部落争斗的毛病全带进了皇宫。
皇帝宝座就像个烫手山芋,今天你坐明天他坐,兄弟反目、叔侄相残的事情层出不穷。
上面的人忙着窝里斗,下面的老百姓能不造反吗?
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时候,那叫一个威风。
骑着马挥着刀,把那些不服的部落一个个收拾得服服帖帖。
到了他孙子忽必烈这一代,这位聪明的蒙古王子看明白了一个道理:光靠马背上的功夫,治不好这么大的国家。
忽必烈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这位元世祖可不是个莽夫,他学汉人的制度,用汉人的官员,还真把这偌大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那时候的元朝,版图大得吓人,从朝鲜半岛到中亚,从西伯利亚到越南,简直就是个超级帝国。
忽必烈活着的时候,一切都很太平。
老皇帝威望高,手段硬,底下的人不敢造次。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蒙古人骨子里还是草原民族那套思维。
在草原上,强者为王,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
这套逻辑搬到皇宫里,就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权力游戏。
忽必烈死后,他儿子铁穆耳当了皇帝,就是元成宗。
这位皇帝倒还算本分,没搞什么大的动作。
可铁穆耳一死,麻烦就来了。
按照汉人的传统,应该是儿子继承父业,可蒙古人不这么想。
他们觉得,只要是黄金家族的血脉,人人都有资格争夺汗位。
这种想法一旦在皇室里蔓延开来,后果可想而知。
铁穆耳死后,皇位没传给他儿子,而是传给了他侄子海山,也就是元武宗。
海山能当上皇帝,全靠他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支持。
兄弟俩当时约定好了:海山当皇帝,死后把皇位传给弟弟,再由弟弟传给海山的儿子。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
海山死后,爱育黎拔力八达确实当了皇帝,就是元仁宗。
可等到他要死的时候,却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而不是海山的儿子。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硕德八剌当了皇帝,就是元英宗。
这小子脾气不小,野心更大。
他不满足于只当个傀儡皇帝,想要真正掌握大权。
可朝堂上那些老臣子哪里肯让一个毛头小子骑在自己头上?
元英宗想改革,想整顿朝政,结果把一帮既得利益者给得罪了。
1323年,也就是至治三年,一群大臣发动政变,把元英宗给杀了。
这在中国历史上叫"南坡之变",标志着元朝皇室内斗正式拉开序幕。
元英宗一死,皇位又成了香饽饽。
这回轮到晋王也孙铁木儿登场了。
这位晋王是元武宗海山的儿子,按理说确实有继承权。
可问题是,朝堂上的势力错综复杂,谁也不服谁。
也孙铁木儿虽然当了皇帝,就是元泰定帝,可他的统治基础并不牢固。
元泰定帝死后,事情更加混乱了。
他的儿子阿速吉八还是个孩子,根本镇不住场子。
这时候,元武宗的另一个儿子和世㻋从漠北杀回来了。
这位和世㻋在蒙古草原上积累了不少实力,一回到中原就和朝廷军队打了起来。
和世㻋这个人很有意思。
他在漠北的时候就不安分,经常和朝廷作对。
元泰定帝在位的时候,多次派兵征讨他,可就是拿他没办法。
和世㻋手下有一帮死忠的蒙古武士,在草原上如鱼得水。
等他决定夺取皇位的时候,这些人就成了他最大的本钱。
1328年,和世㻋的军队攻入大都,推翻了阿速吉八的政权。
和世㻋终于当上了皇帝,就是元明宗。
可这位皇帝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在一次宴会上被人下毒害死了。
凶手是谁?就是他的弟弟图帖睦尔,也就是后来的元文宗。
元明宗和世㻋的死,标志着元朝皇室内斗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
兄弟相残,这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罕见,可像元朝这样频繁的,还真不多见。
图帖睦尔毒死自己的哥哥,夺取了皇位。
这位元文宗倒是个文化人,喜欢诗词歌赋,可治国理政的本事实在有限。
他在位期间,元朝的政治更加混乱,经济也每况愈下。
元文宗死后,皇位传给了元明宗的儿子妥懽帖睦尔,就是元顺帝。
这位皇帝算是元朝的末代君主,在位时间也最长,整整35年。
可这35年里,元朝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苟延残喘着。
元顺帝本人其实不算昏君,他也想振兴元朝。
可问题是,经过几十年的内斗,元朝的统治基础已经彻底动摇了。
朝堂上各个派系明争暗斗,地方上各路诸侯各自为政,整个国家就像一盘散沙。
更要命的是,元朝的经济也出了大问题。
连年的内战消耗了大量财富,天灾人祸更是雪上加霜。
黄河泛滥,庄稼颗粒无收;疫病流行,人口大量死亡。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就要造反。
这时候,一个叫朱重八的农民站了出来。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重八出身贫寒,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苦难。
父母兄弟都在饥荒中死去,他自己也差点饿死。
这样的人一旦起来造反,那股狠劲是皇宫里的贵族们无法理解的。
朱重八起义的时候,元朝还有机会挽回局面。
可元顺帝和他的大臣们忙着内斗,根本没把这个农民放在眼里。
他们以为,就像以前无数次一样,派几支军队过去就能把叛乱镇压下去。
可他们想错了。
朱重八不是普通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这个人有头脑,有手段,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从参加郭子兴的义军开始,朱重八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和政治眼光。
朱重八手下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徐达。
徐达这个人打仗有一套,而且对朱重八忠心耿耿。
朱重八称帝建立明朝后,徐达就成了他手下的第一大将。
1368年,徐达率领明军攻打元大都。
这时候的元朝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力量抵抗。
元顺帝眼看大势已去,带着残余的蒙古贵族逃回了草原。
徐达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大都,元朝就此灭亡。
整个过程说起来轻松,可实际上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争。
从1351年各地义军四起,到1368年元朝灭亡,这十几年里中华大地上战火连天。
无数人死在战争中,无数家庭家破人亡。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元朝皇室那无休止的内斗。
元朝的皇帝们为了争夺那个龙椅,可以兄弟相残,可以叔侄相争,可以不择手段。
他们把个人的权力欲望看得比国家的前途还重要,把家族的利益看得比百姓的死活还重要。
这样的统治者,怎么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朱重八之所以能够推翻元朝,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在那个人吃人的年代,朱重八给了老百姓一个希望:跟着我,就能有饭吃,就能活下去。
元朝的覆灭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任何一个统治者,如果只想着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而不顾人民的死活,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
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甚至毁掉一个朝代。
元朝不到百年就灭亡了,根本原因就在于统治者把权力当成了私人财产,当成了可以随意争夺的战利品。
他们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权力来自于人民,也应该服务于人民。
脱离了人民的统治,不管多么强大,最终都会土崩瓦解。
元朝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强大的帝国,如果统治者只知道窝里斗,迟早会完蛋。
蒙古人能征善战,可他们把草原上那套你争我夺的思维带进了皇宫,结果把好好的一个朝代给折腾散了。
皇帝们忙着争权夺利,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造反,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权力这东西,得来不易,用好更难,可一旦用错了地方,那就是自掘坟墓。
注释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