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平手里是个宝的朱婷,为啥赵勇就不爱用呢?
朱婷的实力大家是都知道的,毕竟能被陈忠和说是百年难遇的天才的人没几个,
实在想不通,手里放着这么好的一张王牌,为什么不打出来?
在7月15日,中国女排主教练赵勇公布世锦赛24人集训大名单的那一刻,排球圈瞬间沸腾了。
朱婷的名字,竟然,不在其中!无数球迷的心猛地一沉,紧接着便是铺天盖地的惊呼和疑问。
这不仅让普通球迷感到错愕,估计就连两位中国女排的功勋教头,郎平和陈忠也会感到困惑与不解。
要知道,他们可是亲手栽培,亲眼见证朱婷从一个新星成长为世界级巨星的伯乐。
在2017年,前女排主帅陈忠和在接受采访时,就毫不掩饰地对朱婷大加赞赏,他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至今仍在球迷耳边回响,
原来都说60年出一个郎平,但现在他看像朱婷这样的,可能要100年才能出一个!
这番话,后来被球迷广泛引用,成了对朱婷天赋最经典的注解。
而作为朱婷最亲密的恩师,郎平对爱徒的评价则更具洞察力。
她尤其欣赏朱婷的理解能力和执行力,夸赞她学得快,做得好,进步神速。
这些溢美之词,绝非空穴来风。朱婷这个1994年出生的河南姑娘,身高1米98,拥有着惊人的弹跳力和扣球力量。
她还兼具顶级的球商和全面的技术,她的进攻数据常年位居世界前列,随便拎出几个大赛数据都足以让人震惊。
甚至在国家队生涯之前,她就创下了至今无人打破的纪录,2013-14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年仅19岁的朱婷轰下了惊人的43分,一举成为史上单场得分最多的中国女排球员。
朱婷的辉煌不仅仅局限于国家队,2017年,她以135万欧元的年薪成为当时世界女排的高薪,
在土耳其联赛效力期间,她带领瓦基弗银行队夺得无数冠军,个人更是拿到手软,2017年一年就斩获5座冠军奖杯和4个MVP。
她的职业生涯MVP总数达到了世界排坛罕见的9个,简直是MVP“收割机”。
说白了,朱婷在场上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得分机器,她更是一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比赛走向的强大存在。
她的威慑体现在方方面面,进攻端,她的超手进攻让对手防不胜防,高点快攻和后排进攻更是丰富了战术选择,
防守端,她的拦网判断精准,后排保障能力也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她在关键时刻的“大心脏”属性,总能挺身而出,用一记记扣球打破僵局,
在2015年世界杯,朱婷作为主力主攻,帮助中国女排时隔11年重夺世界杯冠军。
接着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她带领球队在逆境中奋勇拼搏,最终夺得奥运金牌,这也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问鼎奥运。
而2019年世界杯,朱婷更是以绝对核心的身份,率队以十一连胜的完美战绩成功卫冕。
这三次举世瞩目的辉煌,都发生在郎平执教、朱婷作为核心的时期,共同构成了中国女排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可以说,那几年,朱婷的状态直接关系到球队的命运。
然而缺少朱婷的比赛,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让人痛心的莫过于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朱婷带着严重的手腕伤势出战,状态大打折扣。
在关键的小组赛中,她因伤无法坚持,中国女排最终无缘出线,创造了奥运参赛史上的比较差的战绩之一。
那一刻,无数球迷泪洒赛场内外,心中五味杂陈。
紧接着的2022年世锦赛,朱婷因伤缺席,中国女排最终获得第六名,攻防两端都显得缺乏核心支撑。
而到了2025年世锦赛前的世界女排联赛,缺少朱婷的中国女排虽然有年轻球员崭露头角,
但在面对土耳其、意大利等强队时,往往在关键分的处理上显得力不从心,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情况屡见不鲜。
所以赵勇教练放弃朱婷的决定才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位4月刚刚上任的新任主帅,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才敢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
赵勇教练有着丰富的执教经验,他曾执掌国青男排,辽宁女排。
2023年他担任中国女排二队主教练期间,带领队伍夺得成都大运会冠军和女排亚锦赛亚军,2024年他又率领中国U17女排夺得世界U17女排锦标赛冠军。
这些履历无疑显示出,赵勇在培养年轻球员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甚至可以说,他是个“造星能手”。
他可能认为,是时候为中国女排打造一支更注重整体配合,更具活力的全新队伍。
然而,这份名单带来的争议远不止于此。当朱婷曾经身披的2号球衣,被22岁的福建主攻庄宇珊接过时,排球圈彻底坐不住了。
这不单单是号码的传承,更是精神象征的传递。不少球迷认为庄宇珊的实力还不足以接替朱婷的衣钵,这并非毫无道理。
虽然庄宇珊在年轻选手中表现突出,甚至有解说员将她的打法与昔日郎平的调整攻相提并论,
还是说她的风格像巴西名将加比,但她与朱婷之间的差距,肉眼可见。
在世锦赛决赛中,中国女排惨遭法国队淘汰,庄宇珊的表现成为争议焦点,
那场比赛中,身披2号球衣的她20次进攻仅得3分,还送出5次失误,几次扣球直接出界。
这样的表现,与球迷对2号球衣所承载的期待相去甚远。
她与朱婷,那种能凭借绝对实力突破防线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赵勇的布局,显然是一场着眼于新老交替和长远发展的看法。
在2025年的世界女排联赛中,大家也看到了中国女排在尝试更多元的进攻战术,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度依赖主攻手的强攻。
这种战术调整或许需要时间才能见效,但从世锦赛止步16强的结果来看,这样的布局目前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回顾中国女排的历史,每一次成功的新老交替都离不开核心球员的平稳过渡。
当年郎平执教时期,既充分发挥朱婷的核心作用,又注重培养年轻球员,最终实现了球队的辉煌。
但无论怎样,球迷们都希望看到中国女排能尽快重返世界巅峰,续写“女排精神”的新篇章。
编辑:小脑袋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