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多年停滞,如今AI的迅猛发展正在引发能耗激增。化石燃料投资重新升温,居民电费飙升,政策制定者将重心从清洁能源生产转向建设更多能源新项目。但这些预测真的可靠吗?不少专家持怀疑态度。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新报告指出,当前对AI能耗影响的评估仍非常模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数据缺乏透明度,大模型带动其他行业节能的说法缺乏证据支撑,以及AI是否真的会像预测那样无处不在。目前,并没有规定要求AI公司披露能耗或环境影响,因此大多数企业并未公布官方数据。OpenAI和谷歌虽然开始在平台上给出单次AI请求的大致能耗,但这些数字既不官方,也缺乏充分依据。
实际上,单次问答并不是造成AI能耗飙升的主因。真正推高能耗的是AI在各类系统和流程中的全面渗透,远远超出科技行业本身。虽然训练和运行大模型需要大量能源,但支持者强调,AI未来能帮助各行各业提高效率,从而抵消自身的能耗。然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质疑这一说法,指出这类能效增益尚未实现。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种警告可能言过其实。事实上,AI泡沫或许已经在破裂的边缘。尽管投资规模惊人,但大模型性能却陷入瓶颈。OpenAI上月推出的GPT-5“普遍被认为是一次失败,就连公司自己也认可这一点”。投资者投入的数据中心和AI项目,回报至今难以兑现。
当AI开始影响政治、金融和环境决策,更令人担忧的是,支撑决策的并非坚实可靠的预测,而是模糊数据和数字游戏。后果已经开始显现:能源贫困加剧,消费者承担着科技行业推动AI扩张的账单。而这不仅仅是电费上涨的问题——整个经济都可能受到牵连。《未来主义》杂志写道:"过去几年,科技行业对AI的规划已从雄心勃勃变得近乎鲁莽,过度投资正在给整体经济带来严重风险。"
#能源消耗# #AI泡沫现象# #资本错配#
文章来源:Is the AI Bubble on the Brink of Bursting? | OilPrice.com
翻译、编辑:中国国际能源舆情中心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