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创阶段性高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月23日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918元,相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7.0954元,调升36个基点,升值至2024年10月15日以来最高。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表示,总的来看,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市场预期平稳、供求基本平衡,外汇市场保持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132747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28261亿元人民币。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总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跨境资金净流入1197亿美元,银行结售汇顺差632亿美元,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另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达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货物贸易项下占比达28%,规模与比例均创历史新高。
在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汇率正经历结构性转变。
“今年上半年,在特朗普宣布启动‘关税战’后,人民币并未形成贬值预期,反而呈现升值压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缪延亮认为,这一变化根植于中国制造业的根本性提升——“过去主要体现在低附加值领域,而今在‘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高附加值行业已实现领先,对应着国际定价权的显著增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按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根据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9月,外资净流入中国股市46亿美元,创10个月以来新高。2025年前9个月,海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180亿美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70亿美元的水平。
“黄金、欧元和人民币逐渐成为各国央行储备中的重要角色,美元独霸时代不再。”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在最新《2025年全球公共投资者报告》中表示。据其调研,30%的全球央行计划增配人民币资产,预计其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有望提升至6%。
外资机构人士表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凸显、政策支持加码,以及国内流动性风险偏好改善等因素,使中国资产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显著上升。
近期,多家外资机构传递出看多A股市场的积极信号。高盛近期发布报告,维持对A股和H股超配评级;汇丰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表示,科技成长板块是他们配置的主要方向之一。
匡正表示,看好由人工智能和科技自主驱动的科技板块估值的重估,中国领先科技龙头的估值仍然比全球的同业折让差不多30%到40%。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蒋先威认为,外资投资中国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更多偏中长期的稳健投资,外资增持A股或为A股资金的稳定性带来正面影响,或有利于中长期估值的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十五五”规划公布在即,随着A股盈利基本面改善,市场流动性充裕,未来或将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中国商报综合自中国人民银行、央视网、证券日报、环球时报等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