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重磅推出的历史纪录片《出秦关》将于8月8日—10日20点30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播出。该片中的一部分镜头在我县取景拍摄。8月9日播出的《出秦关》(二)将聚焦商洛市战国时代武关石城墙。该片的播出,对于展示丹凤历史文化、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出秦关》节目依托简牍史料、出土文物及大遗址等实证材料,以更为宏观的视角,展现秦统一六国、中华文明形成多元一体国家的壮阔进程,揭开历史深处的隐秘。武关,这一历史悠久的军事要塞,曾作为古晋楚、秦楚国界的重要出入检查处,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齐名,被誉为“秦之四塞”,是《出秦关》拍摄中的重要一站。
商洛市战国时代武关石城墙
自春秋时期起,武关便一直是军事重地。它地势险要:背靠岩崖,南临深涧,城垣环护东、西、南三面,突出河心。城东四道岭道尤为险峻,吊桥岭“上山一道,不容并骑”,堪称天险,故有“关中东南门户”、“秦关百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至今,尚存一段古“秦楚分界墙”,长达300多米,见证了这里的历史沧桑。商於道、商山道自古便是陕西东南部的交通要冲,是古都长安连接荆襄、吴越的重要通道。
武关城不仅作为军事要塞而声名远扬,更以其迷人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这里汇聚了军事文化、诗歌文化、商邦文化、旅游文化以及商贸文化,成为了商於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古战场。此外,解放后周总理亲自题写的“八一公社”奖状也得以完好保存,见证了这里的革命历史。而“武关八景”——余光返照、石桥古渡、笔山鹿鸣、砚水鱼跃、龙潭古寺、白崖仙迹、莽岭神芝以及玉泉串珠,更是让文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沉。众多历代文人如韩愈、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寇准等,都曾在此留下他们吟咏武关的诗赋,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
《出秦关》纪录片的播出,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度探寻,更是武关走进全国观众视野的重要契机。让我们一同跟随央视的镜头穿越千年,领略武关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更新时间:2025-08-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