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滞销后,特朗普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谢锋说了12个字

过去几十年,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常年占美国出口的六成以上。

每年秋收时节,美国农民把仓库装得满满当当,然后就等着中国买单,但今年情况完全变了。

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起,中国一颗美国大豆都没买。

到9月底,美国《纽约时报》甚至强调,这在近30年历史里都是第一次。

美国豆农眼看丰收变成滞销,价格不断下跌,抱怨声冲到华盛顿,直接怼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美国大豆“烂在地里”

中美贸易战打起来后,美国大豆种植户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熬,眼瞅着秋收季到了,地里的大豆却成了烫手山芋。

以前每到这个时候,美国农民的仓库早就为装要发往中国的大豆腾好了地方,可现在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的全是卖不出去的大豆,有的甚至都开始发霉了。

大豆价格更是一跌再跌,直接跌破了成本线,农民们看着这些大豆,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但就在美国农民为大豆滞销发愁的时候,南美国家可没闲着,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直接“趁火打劫”。

巴西凭借着零关税的优势,再加上稳定的供应,在9月份的时候,一下子就向中国出口了40船大豆,赚得盆满钵满。

阿根廷更狠,米莱政府一边拿着美国的援助,一边转头就对中国免征大豆出口税,这操作直接让美国农民气不打一处来。

而中国这边,早就开始实施“减豆增谷”战略了,调整了饲料配方,减少了对大豆的需求,尤其是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度更是大大降低。

这一下,美国大豆想再打开中国市场,难度比以前大了不少。

其实造成这一切的,很大程度上是特朗普的“致命误判”。

他一直以为中国离不开美国大豆,觉得只要自己加征关税,中国就会妥协。

可他万万没想到,中国转头就和巴西等南美国家加强了合作,美国大豆瞬间就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

最后,美国农民成了这场关税战的“炮灰”,承受了所有的损失。

后来,美国农业部承诺给农民发补贴,可农民们根本不买账。

因为,补贴确实能缓解一时的困难,但解决不了大豆卖不出去的核心问题,农民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就在美国大豆滞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特朗普突然通知中国,说后续贸易谈判的议题要变了。

大家都很好奇,这议题到底要怎么变?难道是想在大豆问题上让步了?就在众人猜测的时候,谢锋直接给出了回应,只说了12个字:“中方立场明确,按规则办事。”

这12个字虽然简短,但态度却十分坚定,也让大家明白了中国在贸易谈判中的底线和原则,不会因为美国方面议题的变动而随意改变自己的立场。

中方回应完,特朗普的动作来得也很快。

特朗普急眼了

9月中旬的一个深夜,特朗普直接给中方打来了越洋电话,这通电话一打就是2小时45分钟。

硬是要把大豆问题拽成贸易谈判的核心筹码,甚至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国“4倍加购”美国大豆。

这通电话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赤裸裸的“碰瓷”,毕竟此时美国农民的抗议早就闹到了白宫门口,中西部仓库里的大豆再不处理就要彻底烂光了。

面对这无理要求,谢锋大使的回应还是那么干脆,直接戳破了对方的双标本质:“农业不该政治化,农民别为贸易战埋单”。

这话一下点中了要害——特朗普嘴上喊着帮农民,实际打的全是政治算盘,藏着“一石三鸟”的阴谋。

第一笔账是想赚中国的钱填美国的财政窟窿;第二笔是借中国订单挤走巴西,打压南美竞争对手;第三笔更阴险,想用大豆贸易的逆差掩盖对中国高科技的封锁。

可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中国不仅早就把订单转给了巴西、阿根廷,7月还跟着巴西建起了专属大豆供应链。

连阿根廷暂停出口税后,中国进口商都一下把其订单推到了7年高位。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碎了,中西部农业州的农民怒火却烧得更旺了。

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这些以前坚决支持他的农业州,现在到处都是抗议的声音。

9月底的时候,近百名农民开着拖拉机堵在了州政府门口,举着“关税毁了我们”的牌子,还有人直接说“2026年绝对不会再投共和党”。

农业游说团体也没闲着,一周内三次去白宫投诉,拿出数据说自从加征关税后,美国失去了中国市场40%的份额,光今年就少赚了28亿美元。

最扎心的是巴西那边的消息——中国已经提前锁定了10月份400万吨的巴西大豆订单。

加上9月的800万吨,两个月就买走了1200万吨南美大豆,而美国同期连1吨的中国订单都没拿到。

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因为这事连续两周下跌,农民们算了笔账。

现在卖一吨大豆要亏200美元,就算白宫承诺的补贴能下来,也得等明年开春,今年的损失根本补不上。

堪萨斯州的一位农场主说得实在:“我们要的是能常年合作的市场,不是临时的补贴,特朗普要是还不明白,明年地里可能就没人种大豆了。”

谢锋12字定调

谢锋那12字回应,不仅是对特朗普施压的明确拒绝,更像是给这场大豆贸易博弈定了调。

合作得按规则来,想搞政治勒索根本行不通。

接下来的博弈关键点也很清晰,短期看,10月份的东盟峰会可能是中美贸易谈判的一个契机,不少人都在猜双方会不会就大豆问题松口。

但有个前提,要是特朗普还坚持“用关税换中国让步”那套,谈判大概率得崩。

毕竟中国现在有稳定的南美供应链,根本不用急着从美国进口大豆。

反而美国农民耗不起,再过两个月,新一季的大豆又要收割,仓库里的旧豆还没清完,到时候麻烦只会更大。

长期来看,中国正在借着“一带一路”深化全球农业合作。

除了巴西、阿根廷,中国还和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签了农业合作协议,帮他们建种植基地和加工厂,以后大豆的进口来源会更分散。

反观美国,如果还不改掉霸凌作风,继续用关税和政治手段搞贸易保护,不光是大豆,玉米、小麦这些农产品也可能失去中国市场。

到时候,美国农民要面对的,可能就不只是滞销的问题,而是彻底失去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这个重要客户。

现在就看美国能不能认清现实,要是还抱着“政治勒索”的想法不放,最终只能是自食恶果。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美国   议题   大豆   中国   滞销   谢锋   农民   巴西   南美   阿根廷   关税   农业   订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