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售罄!年轻人涌入医院抢面包,网友炸锅

去医院抢面包

大家听说过吗?

最近

“新中式养生”在社交媒体上火起来

带有“药食同源”标签的中式面包

也开始受到年轻人追捧

不少人把医院的面包门店

当作新的网红打卡点

社交媒体上的爆款内容

更是收获了众多点赞与互动

中式面包风是如何刮起来的?谁在买?

今年上半年

扬州市中医院的“药膳面包”

刚推出就成了本地爆款

上市首日数千个面包

在1小时内便售罄

餐厅外排队买面包简直成了

医院一景

八珍司康、甘麦大枣包、七宝美髯包……单是名字就已经足够让中国人的DNA动了,据说药膳粽子、祛湿绿豆糕也已经在开发的路上了。

此后医院发出严正声明,指出仅有医院食堂窗口一处售卖药膳面包,提醒消费者避免购买到仿冒产品。

之后

贵州也闯进了中式面包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医食堂”推出了颇具地方和医院双重特色的“折耳根面包”。

据一位养生爱好者小九(化名)介绍,她在天津中医院开的烘焙店先后买过荷叶消暑包、黄芪养生包、麦冬吐司等中式养生面包,“馅料很丰满,味道和市面上的普通面包确实不太一样,但整体是好吃的”。

位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层的烘焙店

因为开在天津中医院里,元气养生局的营业时间也与医院相近,为早7:30到晚6:00。中午11时,医院人来人往,元气养生局也迎来了客流量的高峰期,平均在店顾客20人以上,既有提着药袋短暂休息的独身女性,也有带着小朋友挑选面包的夫妻。

据元气养生局店长介绍,除了前来就医顺道买面包的患者外,也有不少顾客是专程前来买中式面包的。

元气养生局的中式面包

与开在医院的面包店不同

北京同仁堂旗下的烘焙店

在“老中医”跨界做面包时

选择了与传统面包店相似的位置

开进了商场里

在同仁堂知嘛健康北京五棵松万达店,店内有包括枸杞原浆牛角包、陈皮肉桂苹果酥、蜂蜜黄芪胡萝卜吐司、五红丹麦卷等多款中式面包产品在售,单价在16—36元之间,并不算便宜。

李新(化名)在社交媒体上被种草后,来五棵松万达店买过几次中式面包。就她尝过的金瓜枸杞软欧包、枸杞原浆牛角包来看,吃起来没有明显的中药味,反而是一种不太腻的甜味。

“中式”成为消费领域新流行

年轻人也更关注养生

近几年,“中式”成了消费领域的新流行,在整个新中式养生潮风靡的背景下,中式面包的出现也顺理成章。

“这些产品不仅是食品,还承载着提醒消费者关注健康、实践养生理念的功能,从而在市场中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指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则提到,当前消费者购买中式面包的原因,在于药食同源食材+面包的结合创新了传统食品的形式,满足了年轻人对新颖、独特食品的好奇心。

知嘛健康在售的中式面包

在中式面包这轮走红过程中,社交媒体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平台上,不少人把中式面包门店作为新的网红打卡点,他们不仅积极交流分享面包口味与口感,还频繁询问店铺地址及购买渠道,进一步增加其市场热度。

买的是文化还是疗效?

三甲医院医生:应更理性购买

一位北京三甲医院的中医科医生表示,中药的专业性很强,每种食物的偏性不同,每个人体质各异,适合的配方也不同,商家想要在专业性和适配度方面做好很难,健康与味道好之间也不容易平衡。

也因此,面对冠着“中医药”名头的食品,我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可以为了味道购买、为了文化认同购买、为了好奇购买,而不必特别期待它真的能“对症”解决问题。毕竟,一些药膳面包和中药奶茶中的中药含量或许可以忽略不计,它更多的是为了营造仪式感和文化味。

对于医院里药膳面包的热销

网友也炸开了锅,意见不一

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这样的中式面包有创新性

可以向全球推广!

但也有网友质疑

中式面包真有保健效果吗?

叫“情绪安慰面包”也许更合适

来源:新闻坊综合中国新闻周刊(作者:苏影 梁婷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燃新闻、小红书网友、网友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美食   面包   年轻人   医院   网友   药膳   元气   社交   枸杞   天津   原浆   同仁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