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打响反击第一枪,对美国加征报复关税,莫迪学中国注定失败

#晒图笔记大赛#

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印度终于鼓足勇气打响了反击第一枪,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然而莫迪如果想复制中国对美国的成功战例,显然注定会面临失败。

(莫迪下决心硬碰硬)

当地时间周五,印度向世贸组织通报,将对部分美国商品征收7.25亿美元的“对等关税”,以报复美国之前对印度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惩罚性关税。外界认为,这表明印度决心“以强硬对强硬”,反击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但同时莫迪当局也小心翼翼将反击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以免激怒特朗普导致事态全面恶化。

据报道,按照特朗普制定的计划,7月9日是“90天关税缓冲期”的最后一天,如果各国在此之前未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就将面临美国的“对等关税”,具体来说,印度面临美国加征26%的关税

(特朗普和莫迪)

据悉,虽然距离“最后日期”不断逼近,但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其实寥寥无几,越南是最新和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特朗普宣称对越南商品征收20%的关税,对转口商品征收40%的关税,同时美国出售到越南的商品被免征任何关税。

在越南和美国达成协议后,印度面临着巨大压力,两国属于对美出口的竞争者,由于中国已经率先和美国达成了地位平等的贸易协议,因此留给印度的空间已经不多,换句话说,有中国和越南“打底”,印度在美国眼中并非无可替代,因此特朗普对印度的态度愈发强硬

在这种背景下,专业人士认为印度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其实是“以攻代守”,希望能够效仿中国对付美国的成功经验,用强有力的态度迫使特朗普退让,然而莫迪注定打错了算盘。

(印度制造业)

首先,印度虽然是全球头号人口大国,但综合国力尤其是制造业和中国相差甚远,虽然有着承接“世界工厂”的雄心壮志,但距离实现遥遥无期,实际上,印度的制造业完全无法和中国抗衡,也没有多少和美国讨价还价的资本

其次,印度希望能借助美国的“印太战略”待价而沽,迫使美方做出重大让步,以拉拢印度加入美国对中国的全面围堵。然而,印度明显高估了自己的份量,特朗普对此不为所动,反而还认为印度“有求于美国”。

(特朗普夫妇访问印度)

据悉,美国和印度谈判的主要分歧在于印度是否向美国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众所周知,美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和乳制品出口在美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特朗普政府坚持要求印度让步,但印方则表示,这是“不可妥协的红线”,一旦开放的话,将重创印度农业,这是莫迪维持统治的基本盘。

除此之外,印度希望美方对印度征收的关税比中国更低,以保持对中国的出口价格优势,同时还希望美方对印度制造的电子产品比如说苹果手机“零关税”。然而,对于印度的一系列要求,美方一概“爱莫能助”,表示为了促进“制造业重返美国”,不能对“印度制造”有任何豁免。

不仅无法手下留情,美方还对印度变本加厉,威胁要对印度加征500%的惩罚性关税,以打击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贸易,这无疑让莫迪当局更加难受。

综合来看,印度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再加上莫迪当局的误判,使印度难以复制中国对美博弈的成功。若7月9日前未达成协议,印度将成为美国“对等关税”首个全面打击对象,不排除特朗普会拿印度“杀鸡儆猴”,或许莫迪当局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可能,才会咬紧牙关率先反击,用强硬手段争取一条“活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7

标签:财经   印度   美国   关税   中国   越南   美方   协议   当局   强硬   对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