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变产业 烟火促经济——番禺区“百千万工程”激活“美食+”产业新动能

11月21日,“味在番禺 粤韵‘沙湾’”沙湾美食节在番禺沙湾古镇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也是番禺区“百千万工程”“美食+”产业提升行动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展现了传统味道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活动摊位沿街铺陈,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让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品尝。米糕、姜埋奶、煎酿鲮鱼、鱼皮角等传统风味排起长龙;AI炒菜机器人现场操作,让人感受到“传统味道+现代科技”的碰撞;多家手信品牌同步亮相,带来可即食、可带走的“番禺味道”。从吆喝声到翻滚的锅气,从排队取餐的笑脸到街巷间的烟火香气,美食节让800多年历史的古镇,再次焕发出独特的岭南“市井暖意”。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本次美食节不仅是一场味蕾盛宴,更是番禺区“百千万工程”“美食+”产业提升行动的集中展示。近年来,番禺区“百千万工程”从人才、文旅、产业三条主线发力,推动“味在番禺”品牌不断升级,让传统美食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美食+人才”方面,依托本地40余家特色餐饮店建立粤菜师傅培训体系,由名厨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头授课,累计培训粤菜师傅超300人,就业率达83%,推动青年、乡亲在美食产业中找到发展路径。“奶牛皇后”等品牌传承人也积极参与校园推广,让姜埋奶等传统技艺走进课堂,延续沙湾味道。

活动现场

“美食+文旅”则让沙湾古镇的美食与文化更紧密相连。沙湾古镇打造多条研学与寻味路线,绘制美食地图、发行美食护照。“寻味马拉松”“捧银品美食”等节庆活动屡次吸引上万人次参与,传统美食结合直播带货、主题展陈,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消费场景,带动古镇持续“火出圈”。创意性的“铜钱砖雕窗花雪糕”、姜埋奶茶饮等产品,让传统美食焕发现代魅力。

更为关键的是,“美食+产业”为沙湾带来了链条式发展动力。番禺深化“粤菜师傅+”工程,构建“粤菜师傅培训、绿色农家乐、特色农产品产销”一体化产业链,年带动农副产品销售超2300万元。“沁芳园”“奶牛皇后”“怀德私厨”等品牌从古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进驻广州太古汇、深圳等地,传统老字号焕发新生命。

今年推出的“鳌小禺”IP,也在活动现场亮相。“鳌小禺”IP将番禺沙湾的鳌鱼元素融入设计,为活动注入年轻、亲和的文化符号,成为不少市民的合照“最萌焦点”,让“味在番禺”的城市品牌更加鲜活。

据了解,沙湾古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24年正式成为广东省首个明确命名的“非遗古镇”,拥有近300座古建筑和49处不可移动文物,是岭南建筑的瑰库与广东音乐的重要发源地。这里不仅风貌保存完整,更孕育了丰富的饮食文化。5项非遗美食技艺在此传承,其中以“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最具代表性。煎酿鲮鱼、鱼皮角、爬金山、狗仔粥等传统名菜,则构筑了沙湾厚实多元的美食谱系。2024年以来,《正大综艺》《记住乡愁》《人文古镇》等央视节目先后聚焦沙湾,用镜头讲述这里的文化脉络与味觉故事。

从非遗技艺到产业创新,从古镇风貌到现代消费,本次“味在番禺 粤韵‘沙湾’”美食节让沙湾的味道、文化与产业同频共振。随着“百千万工程”在番禺的深入推进,“美食+”将继续释放更大动能,让一座千年古镇,以“美食”为媒,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据了解,本次“味在番禺 粤韵‘沙湾’”沙湾美食节活动将持续至11月23日。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何佳静 何志煊 谢展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美食   产业   动能   番禺   烟火   工程   经济   沙湾   古镇   传统   粤菜   美食节   技艺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