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上班了呢
好消息,今天是周六。坏消息,今天要上班。
整整8天的长假结束,大脑却不愿跟着身体自主调整。明明人已在工位,心却还沉浸在假期的余韵中。和同事们强打精神上了两天班,但这样一个原本该睡到自然醒的周六,依然产生了“假期戒断”反应。
回顾假期,朋友圈里的游戏人们像是说好了一样,你去西班牙,我去泰国,他去冰岛。出国旅游的的照片一波接一波,有人在参加完TGS以后,顺势留在了东京;有人早早规划好了年假,在欧洲连轴玩,直到今天还没有回来。
那么,那些没出国的游戏人假期都在做什么呢?是把时间都献给了游戏,还是依然加着班?
森森早在假期开始之前就已经列出了一个“国庆假期必玩清单”,她对比了多个平台的价格,顺利在1号前拿下NS平台2款游戏卡带,1款电子版游戏以及Steam平台上3-4款打折游戏。
森森Steam库的59个未分类游戏都是她正在玩和待玩的游戏
“终于可以比较纯粹地打游戏了!”一想到攒下的游戏,森森就特别激动。
森森是在今年刚进入游戏行业的新人,和大学时那种完全放松地玩游戏不同,工作期间玩游戏总会让她条件反射地开始分析游戏产品:“以前我就是关注它好不好玩,现在会更关注游戏的商业属性。”
今年年初,她用工资购入了一台属于自己的Switch主机,可即便主机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床头,她在下班后也完全没有打开Switch的心思。“平时太累了,下班的时候其实很想玩,但确实没有这个精力了。”森森比较起自己上班和上学时不同的状态,不由得感叹,“我现在就想躺着,工作把我的精力都吸没了。”
她形容自己是一位低能量的人,有社交需求但不多,而且社交完以后,必须有恢复精力的时间。国庆8天假期,森森只安排了两天出行。
在原本的计划中,森森打算去逛一天CP展,结果没有抢到她想去的DAY1票,干脆放弃了这一项行程。用森森的话来说,在国庆倒数两天举办的CP展简直是死亡排期,如果在假期最后一天去,就像提前上班了一样痛苦。
图源小红书,cp确实很难抢票
假期中,森森的“必玩清单”上都是《塞尔达》《牧场物语》等单机向游戏,平时通勤或摸鱼时经常玩的各个手游反而没有在这8天内打开。“其实在很多手游里清日常就和上班打卡一样,只是为了获取资源。”虽然身处游戏行业,但森森依然坦言,“这和我上班没有区别,我上班也是为了获取一些生存资源。”
我和森森聊天的时候,她已经在家里玩游戏玩到“不知天地为何物”了,除了必要的生理活动外,只有困意才能稍稍打断她打游戏的进度。
如果当天没有和朋友约出门,森森一醒来便会先点个外卖,等餐的空隙就抱着Switch玩起来。她一般边玩游戏边看番,一整天都在捡垃圾、种田、打怪、钓鱼中度——假期时间宝贵,除了玩需要认真看文本的游戏,森森基本都会同时做两件喜欢的事情。
“我觉得我有点像《旅行青蛙》里的那只青蛙,终于可以不被派出去,可以待在家里不动了。”森森感叹道。
她承认自己其实很喜欢这种“被放置”的状态,在平时高强度的工作中,她觉得“被放置”已经是难得奢侈的事情了。
和森森几乎爽玩了一整个假期不同,安晓选择有意识地和游戏“保持距离”。
作为一名游戏文案,安晓几乎被“文字”包围了。她不仅会在工作的时候思考有关世界观、剧情和游戏内各种文字包装的内容,平时阅读和玩其他游戏的时候,安晓的大脑都会自动把看到的文字和所在项目组的游戏联系起来。“好多次我只是想放松一点,找找轻松的文本看,但看到有意思的剧情和人设就会忍不住拆结构、想逻辑。”安晓无奈地说,“这可能也算一种‘工伤’吧。”
安晓非常热爱游戏,在她入行之初,家人就提醒她“当爱好变成工作时,乐趣会减少一半”。她并不想让热爱变成倦怠,既然喜新厌旧的人类对各种事物总会有“七年之痒”,那不如把它转变成周期性的“小别胜新婚”。
上班期间,安晓玩游戏玩得很猛,除了必要的自家产品体验,她还时常会花时间体验竞品,玩喜欢的游戏上头时甚至会玩到深夜两三点。
但国庆假期的前两天,她采取了主动“断联”的方式:没有打开过任何游戏,也没有安排任何社交外出,也几乎远离了大部分电子娱乐活动。她把家里彻底收拾了一遍、为自己做饭、锻炼身体、调整作息……上班时不愿做和懒得做的事情塞满了前两天的“行程”。
“算是一种重新获得掌控感的方式吧,”安晓这样评价自己的行为,“平时因为比较忙,家里和身体都越来越乱,正好重新管理起来。”
剩下的几天她也早已安排好——和朋友一起去河北承德及周边旅行。在旅行途中,安晓也都忙着和许久不见的朋友聊各自的近况。别说游戏了,连平时最打发时间的抖音都很少打开,用得最多的找攻略和美食的小红书与大众点评。
到了假期的末尾,该聊的事都聊完了,安晓宠幸手机软件的时间随之变多。她没有手游资源焦虑,若此时还能赶上做游戏内的活动便浅肝一下,权当填补等菜、排队等的间隙。她觉得这算是上班前的一种“软复健”,她调侃自己:“每天玩玩游戏,班味莫名其妙地会一点点回来,等到正式上班的时候,我又是纯种牛马了。”
等在安晓回去之后,家里早就在前两天被她收拾得整整齐齐,只需要简单整理好旅行箱就能立马放松休息。她似乎在无意中创造了一套丝滑“入班”的流程,身心和环境都被整理好,精神比放假前饱满了不少,回公司上班也并不是什么太过让人抗拒的事情了,甚至还有很多话题可以和要好的同事唠唠。
其实,安晓认为在旅行的过程中,她并没有完全摒弃“职业病”,在景区看到有趣的文本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分析一波,她也会和朋友吐槽自己的心态比之旅行更像采风,但总体而言,还是比真正上班的时候要轻松许多。
但对于假期中需要加班的游戏人而言,假期可能就不是那么轻松了。
大然就是这样一位在假期中途加班的“苦命人”,尽管这次他只是花了半天时间修改了一个文档,却依然觉得加班打断了他的假期节奏。
我先是在假期中约上了大然,那时候他已经结束加班了,但他更愿意和我聊聊最近玩的游戏,如果要谈加班的事情,最好是在假期结束之后。“因为聊加班的时候也很像加班。”大然这样告诉我。
后来大然透露,他这次加班还算好,以前赶版本的时候几乎每个岗位都会去公司加班。而即便是在假期,QA和策划也得轮班值守。如果游戏出现了致命的bug,可能还会紧急把人从假期中被“召回战场”。
大然看到工作群内出现任务消息时,正好已经回老家了,还和朋友约好聚餐。当时他心里一紧,生怕又要当“鸽子人”。好在评估完工作量以后,发现只需要花半天左右就能远程解决——午餐改为晚餐,大然成功保住了自己在朋友间岌岌可危的信用度。
“其实如果我去公司申请加班的话,那天我还能拿到双倍工资呢。”大然笑着说,“有钱拿的时候,对加班的烦感会少很多。”尽管如此,大然依旧选择能不加班就不加班。他觉得在目前薪资尚可的情况下,时间才是最贵的东西。悲观点讲,远在异乡打拼的他,和家里老人们的见面真是见一次少一次。
他热爱目前的事业,同样也很珍惜陪伴亲友的时光。身处游戏行业,大然很清楚加班时常态,可他还是很希望有时间能提升自己,他非常认真地告诉我,这种危机感一直萦绕着他:“我在公司基本都是输出,迟早会把我的东西掏空。如果不输入什么东西,那我就只能在35岁退休了。”
事实上,在假期中选择充电的游戏人也不少,乙煦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她打算把全部假期都献给新上线的《哈迪斯2》,但最后临时改了主意,揣着家里的两只猫回了父母家,没带掌机没玩手游,在撸猫和阅读中度过了8天。
她不仅在微信读书中读完了《那不勒斯四部曲》等七八本电子书,平时厚到嫌麻烦的实体书也一口气啃完了四五本,连她自己都感叹:“原来人不打游戏的时候能看这么多书啊。”
假期结束后,她回到了原计划中——沉迷在《哈迪斯2》里不可自拔,但乙煦同样清楚,如果假期里没有那几天静下心来看书的话,按现在的状态恐怕是看不进去了。
然而,无论这些游戏人在假期中做了什么,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假期戒断”反应。
森森承认自己玩游戏“过度”,上班的前一天已经开始怀念即将过去的假期;大然为了避开高峰时间段,提前两天从老家回了上海,说是一落地就产生了对上班的抗拒心理;乙煦在假期中充分提升了自己,可还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放松;哪怕是我觉得似乎能“无痛”上班的安晓也表示,其实她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
“游戏”不再是所有游戏人假期的主调,而只是“想做的事情”之一。有人沉迷其中,有人刻意远离,但没有人丧失对游戏的热爱。这些选择或许和不同人的习惯与个性有关,也或许是因为在难得的假期中,有些事情的优先级比“玩游戏”更靠前一些。
不过我发现,作为游戏人的大家所拥有的是选择的“自由”,尽管受访者年龄各异,但他们在讲述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年轻与洒脱,玩游戏、旅行、陪伴亲友……除了加班以外,这些都是他们出于本心的选择,不必迎合,也无需妥协。
但并不是每个游戏人或打工人都可以有任由自己支配的假期的,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让人不得不妥协的部分。相比之下,能在假期中选择的人,已经是足够幸运了。
只是快乐的时间总是很少,游戏人们,以及所有在这个被调休的周六依然在上班的人们,大家或许会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假期。要是再长一点就好了。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