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跪后,中国又有2友国倒戈?送上大单,帮美解决卡脖子问题

7月2号,河内跟华盛顿签了个贸易协议,消息一出,圈子里都炸了。

这协议可真有点“不平等条约”的味道:越南卖到美国的商品,关税要加征20%;可美国货进越南,却是零关税。更绝的是,但凡经越南转口的商品,一律加收40%的重税。

这招打得是谁,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过去几年,咱们不少企业为了规避美国的高关税,把生产线最后一道工序挪到越南,贴个“越南制造”的标签再出口。现在好了,特朗普这老头一回来,直接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你可能会问,越南怎么就从了?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特朗普上来就挥舞关税大棒,扬言不听话就让你经济倒退十年。越南那些靠出口吃饭的工厂主,哪里扛得住这种压力?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签了这份协议,保住饭碗要紧。

本以为这只是美国对越南的“精准打击”,没想到好戏还在后头。

仅仅两天后,7月4日,美国国庆节当天,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也相继“献上大礼”。

先说柬埔寨。洪森首相也是个老江湖了,在中美之间玩平衡玩了几十年。但这次,特朗普的威胁实在太狠,直接说要对柬埔寨所有商品加征49%的惩罚性关税。这要是真落实了,柬埔寨的纺织业和制鞋业基本就得集体倒闭。所以,洪森也只能妥协,跟美国签了个新的“互惠贸易协定”,虽然具体税率没公布,但肯定是大大让步了。

最有意思的是,柬埔寨一边给美国“交保护费”,一边跟咱们的合作也没停。金边到巴域的高速公路照样修,西港的云壤基地照样用。中国资本占了柬埔寨外资的95%,这个基本盘,洪森心里清楚得很,动不得。

他们那些中资背景的服装厂,现在玩起了“换牌战术”,把中国生产的半成品运到柬埔寨,缝上“Made in Cambodia”的标签,硬是让柬埔寨对美出口逆势涨了15%。你看,小国的生存之道,就是这么现实,既要顾着华盛顿的面子,更要攥紧北京给的饭票。

如果说柬埔寨只是为了自保,那印尼的操作就真的有点“背后捅刀”的味道了。

7月7日,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和美国签了一份价值高达340亿美元的贸易大单。从电子、机械到农产品,几乎所有领域的美国商品进入印尼市场都接近零关税。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印尼承诺,将镍、钴等关键战略性矿产的优先准入权,开放给美国企业

这一下,可真是帮了美国一个天大的忙。

咱们得把时间往前倒推几个月,看看这事儿的背景。

今年4月开始,中国商务部悄悄收紧了七种关键稀土的出口管制。这一下,直接掐住了欧美的命脉。稀土这玩意儿,平时不起眼,但从手机芯片到战斗机发动机,缺了它都玩不转。特别是军工领域,一架F-35战斗机,就需要消耗417公斤的稀土材料。

咱们这边的政策也很明确:民用的,比如新能源车、消费电子需要的钕铁硼永磁体,可以谈,照常供应。但你想拿去造武器?门儿都没有。

效果立竿见影。欧美工厂纷纷停工,美国军机产线直接告急。五角大楼的内部推演显示,美军的装备生产线,撑不过三个月。稀土价格更是坐上了火箭,军用级的镝价一度飙到每公斤850美元,铽的价格更是突破了3000美元大关。福特汽车在芝加哥的工厂,因为缺少一种关键的稀土磁体,直接停摆。

这才是真正的“卡脖子”。

嘴上喊着“去风险”“脱钩中国”的西方政客们,身体却诚实得很。印度塔塔汽车的库存见了底,欧洲的空客、西门子排着队到中国商务部申请快速审批通道。

最讽刺的一幕发生在伦敦的谈判桌上。美国谈判代表提出,愿意用解除部分对华芯片制造设备的限制,来换取中国加急审批一批军用级重稀土的出口许可。去年还叫嚣着要让中国半导体“归零”的,现在反过来用自己的军工命脉做交易,这脸打得啪啪响。

而且,咱们还留了一手。新上线的“稀土产品出口全流程追溯系统”,要求每一批出口的稀土,从矿山开采到最终用户,所有信息都必须报备,海关数据实时联网。想把民用级的稀土偷梁换柱,转给军火商?想都别想。

这背后,其实是咱们血的教训。江西赣州的稀土矿区,早年为了满足全球90%的供应,过度开采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后来治理花了整整380亿人民币,比当年开采赚的钱多了六倍。现在,我们终于学会了把资源当主权。普通稀土价格翻倍,战略级的重稀土,抱歉,我们自己还不够用呢

这下你就明白了,为什么美国那么急着找印尼了。

中国的稀土卡住了它的脖子,它就必须找到替代品。印尼的镍和钴,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稀土的功能,但在制造电池、特种合金等领域同样至关重要,是高科技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拿到了印尼的优先开采权,等于是在自己的供应链上加了一道保险,试图缓解被中国卡脖子的燃眉之急

说白了,东南亚这几个国家,就像是在中美这场世纪博弈的棋盘上,扮演了不同的棋子角色。

越南,是那个被逼到墙角,不得不做出选择的“前锋”。它的妥协,为美国撕开了一个口子。

柬埔寨,是那个精于算计的“骑墙派”。它两边下注,既不得罪中国,也稳住了美国,力求在夹缝中利益最大化。

而印尼,则扮演了那个最关键的“助攻”角色。它送出的这340亿大单和矿产资源,实实在在地帮美国续了一口气。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憋屈,有点愤怒。我们真心实意地把东南亚当邻居、当伙伴,推进“一带一路”,帮他们修路、建桥、搞基建,怎么一转眼,他们就倒向了美国?

其实,这事儿咱们得换个角度看。

第一,国际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益关系。这些国家,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当美国的关税大棒挥到头顶时,求生是第一本能。他们不是不懂得感恩,只是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用“忠诚”或者“背叛”这种过于情绪化的词汇去定义他们的行为。

第二,这恰恰说明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让对手不得不出重拳围堵的地步。如果中国还是那个只能生产衬衫和袜子的国家,美国根本不会费这么大劲,在我们的家门口布局。正是因为我们在高科技、在供应链上游取得了突破,动了美国的奶酪,才引来了如此疯狂的打压。从这个角度看,这反而是对我们实力的一种“认可”。

第三,我们的应对其实一直在线。面对美方的动作,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时间就回应了:“正常的贸易合作应当是互利共赢的,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更不应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这话说得很客气,但潜台词谁都懂:你们干什么我们都看着呢,别太过分

同时,我们真正的杀手锏——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在加速落地。这是一个拥有15个成员国,覆盖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和GDP的巨大自贸区。

当美国还在用单边主义的关税大棒到处敲打时,我们正在用多边合作的经济纽带,把朋友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已经深度捆绑,产业链的惯性是巨大的,这不是一两个协议就能轻易扭转的。

长远来看,特朗普这套极限施压的玩法,或许能得逞一时,但终究不得人心。一个只顾自己利益,动辄挥舞大棒的“老大”,谁愿意真心追随呢?

而我们,只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一方面,继续用稀土这样的王牌,在关键领域和对手博弈;另一方面,用RCEP这样更大的合作框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场风波,与其说是“友邦倒戈”,不如说是一场深刻的压力测试。棋局还长,笑到最后的,一定是那个看得更远、走得更稳的人。

参考文献:

中国商务部,2025年6月,《关于部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解读》。

路透社,2025年7月3日,《美越签署新贸易框架协议,转口关税引关注》。

华尔街日报,2025年7月5日,《印尼与美达成340亿美元贸易及投资协议,涉及关键矿产准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财经   越南   中国   美国   柬埔寨   稀土   印尼   关税   大棒   协议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