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抗战废墟到世界之巅

编者按

14年抗战,中国版图上遍地狼烟,这场事关民族存亡的伟大斗争中,湘东儿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那一个个遗迹、一座座烈士坟茔、一份份档案,都是日本侵华的铁证,也诉说着先辈视死如归、勇赴国难的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到来之际,本报联合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市烈士纪念园管理处等单位,查询、披露一些特别的抗战故事,展示这块土地的血泪史与株洲儿女英勇抗争精神,凝聚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力量。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智勇

通讯员/罗卫红 陈华


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始建于1936年,是粤汉、浙赣、湘黔铁路机车车辆后方基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0月8日,6架日军轰炸机重点“关照”交通枢纽兼工业基地的株洲。正在建设的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遭到日军的空袭,40余名正在施工的工人身亡。

被炸毁的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 市档案馆供图

从1937年至1939年,联合厂房多次遭受日军飞机轰炸,在战火中坍塌、重建、再坍塌,饱受战乱摧残。

再次重建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已经是10年后的1946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先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世界功率最大的电力机车”等,见证了我国机车生产从普载到重载、从常速到高速、从直流到交流、从引进到出口的4次历史性跨越。

如今的田心——这片曾遭受日寇铁蹄践踏的土地,如今正以轰鸣的钢铁之躯,向世界宣告一个民族工业产业的浴火重生,登顶世界之巅。

而今,当人们踏入这片抗战遗址之上重建的厂房,历史的伤痕早已被奋斗的力量重塑。长达360米、宽22.3米的宏阔空间,8000余平方米的钢铁阵地,如一条穿越烽烟的巨龙,它不仅是历史的凭吊之所,更是今日中国工业力量的新图腾。

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原址上建成中车株机公司机车事业部。 中车集团供图

原址上建成的中车株机公司机车事业部,可同时组装18台电力机车,年产能突破1000台,是全球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生产基地。一列列崭新的“钢铁巨龙”从这里呼啸而出,车轮滚动的轨迹,正是民族自强之路的延伸。

从被侵略者轰炸的废墟,到世界级先进制造的高地,这座厂房本身就是一部用钢铁铸就的抗战精神续篇。它的故事表明:战火能摧毁砖瓦,却无法摧毁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决心与创造力。它用贯穿时空的工业脊梁告诉世人,民族复兴的意志,早已在当年不屈的焦土中深深扎根,并最终生长为支撑国家前行的磅礴伟力。这轰鸣不息的生产线,正是和平年代最深沉、最坚韧的铁血勋章。

(来源 株洲新闻网 )原文链接「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历史   先烈   废墟   铭记   世界   株洲   电力机车   厂房   铁路   中国   民族   巨龙   日军   钢铁   机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