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热射病不幸走了!医生提醒:高温宁愿啃雪糕,也别干这些事

午后,35℃的热浪,出租屋外的马路像被烘烤了一样。39岁的快递员小林刚完成一单外卖送达,帽檐下滴着汗。旁边的小商贩递来一瓶冰水,他笑笑没接,咬了口热包子,振作精神准备继续巡街。忽然间眼前一黑,腿一软就倒在了烫的人行道上。路人呼喊,120疾驰而来。医院里,医生叹了口气:“体温42℃ ,多脏器功能衰竭。”才进夏天,人却再也没醒过来。

像小林这样的热射病案例,其实每年高温季屡见不鲜。医生一句话犹在耳边: “热到极限,宁愿坐空调房里啃雪糕,也千万别再做这些傻事了。” 到底什么事这么“要命”?为什么你明明觉得自己能扛,身体却说翻就翻?咱今天就把那个看似离普通人很远、其实分分钟招来的“热射病”,掰开揉碎讲明白。

有人觉得自己年轻,暴晒也没啥事。错。热射病不是一般意义的“中暑” ,而是致死率极高的急症 。医生们反复提醒,这不是危言耸听。

关键点在于,当气温超过35℃ 、湿度大于70% 、风吹不动,汗水蒸发不出去,人体自带的空调系统就罢工了。“就像人在高压锅里焖着”,内部温度直接飙升。热射病患者抵达医院时常常体温高达40℃甚至43℃ !普通人发烧到39度就难受得不行,这种温度下的身体,不出3-6小时 就可能出现多脏器衰竭 ——肾、心、肺立马告急,昏迷率极高。

更糟糕的是,热射病的来临往往非常快 ,有时候你还在觉得只是“出点汗、头晕”,实际身体已经出现“内循环崩坏”。相关数据显示,一旦出现热射病,死亡率最高可达70% 。深圳就有39岁快递员在顶高温送了十几单后,体温超42℃,送医抢救无效离世。江苏一位45岁的建筑工人连续8小时作业,晕倒抢救失败。这不是个例。

医生总结,尤其有3种行为,是招致热射病的高危动作 。和你常见的“自认为扛得住”刚好相反:

长时间暴晒下的重体力劳动

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力壮,夏天多晒晒没事。但根据湖南、江苏等地医院近年数据,90%以上的热射病患者都有长时间户外高强度劳动经历 ,比如建筑、搬运、户外卖货。这时候体温不断升高,汗水排不出去,电解质丢失,身体会陷入“加速报废”模式。尤其是11点到16点 ,紫外线最强烈,是热射病高风险时段。

高温时段大量运动

不是所有锻炼都是健康的。医生明确警告:室外高温时段跑步、骑车、打篮球极容易出事 。汗出一身,散热功能被湿度堵死,核心体温飙升;年轻人、中年人都会中招。一家三甲医院曾有20多岁的大学生,因为在正午自认“能坚持”,跑步完直接晕倒;他当时的体温42℃,差一点就没抢回来。

高温天饮酒、饮浓茶

天热时,很多人习惯一杯冰啤酒或浓茶。其实,这样反而加重了身体脱水风险。酒精和咖啡因利尿,会让体内水分流失加快,汗还没补回来,血液已经变粘稠,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和热射病叠加 。医生警示:有病例显示,部分热射病患者事发前喝过酒或浓茶 。夏天补液最安全的还是清水和稀释的淡盐水。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年纪大、有基础病、肥胖、儿童都是热射病易感人群 。不是说扛得住就不会倒下。

出门错峰、避开11-16点,尽量待在空调房

当气象预报给出高温黄色或橙色预警时,真的别逞强。能不出门绝不出门,高温时段主动去凉快地方。 小区里、街道都设有“纳凉点”,快递小哥、外卖员很多也会选择定时躲进有空调的小屋休息。

穿宽松浅色衣服、及时补充水分

衣物最好选透气、浅色、宽松的,减少热量吸收。出去带上200ml淡盐水(1瓶矿泉水+1小袋盐,约2-3g) ,不要等口渴再喝,一小时补一次,哪怕没感觉。

随身带应急防暑药品、关注身体预警信号

身边备点藿香正气、十滴水、风油精,出现头晕、乏力、呕吐、皮肤干热、心跳加快 等症状,立刻停下手上活,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值得注意,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人、孕妇、婴幼儿、老人 ,这些群体更要格外注意。不要因为怕耽误事、拖延耽误了救人时机。

每年夏季,热射病死亡新闻总让人痛心。别等出事才后悔。你宁愿宅在家吃雪糕,也没必要拼命地暴晒、去做声称“锻炼”的狠活儿。生命只有一次,气温高于33℃时,真不是逞强的时候 。遇到难熬天气,不论男女老少,先让自己安全。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气象局高温防护科普知识手册》

2. 《中国环境健康气象年报(2024)》

3.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热射病诊疗指南》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热射病预防与处置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养生   雪糕   高温   不幸   男子   医生   体温   身体   时段   浓茶   中国   脏器   浅色   快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