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用血的教训告诉中国,想要完成祖国统一,美国的话一句别信

把时间拨回到1991年的冬天,红旗落下,巨人解体,莫斯科街头的冷风像刀。

当时很多人以为,只要向西转身,门就会自动打开:资本来、技术来、生活也会跟着好起来。结果并不浪漫。

先来的不是温暖,而是休克式改革、工厂停摆、票价翻倍、储蓄蒸发,还有一批一夜暴富的新寡头。

八十年代的苏联把国家资源大把投进军备竞赛,重工业发达;但另一头民生越拖越薄,商店货架常年空空。与此同时,西方的文化与舆论像水一样渗透进来

戈尔巴乔夫上台,想在政治上敞开窗户向西方靠拢、在计划经济上松绑,口号好听,但配方却失衡,生产效率没提上去,秩序先散了。

1991年8月,保守派政变失败,加盟共和国相继出走,年底正式解散。俄罗斯作为最大的继承者,叶利钦把全面西化写进路线表:私有化、市场化、自由汇率,一路猛踩。

西方也给出诺言:你民主化、我支持你,伙伴关系说在嘴上。但事实证明叶利钦还是太天真了。

经济层面上国有资产被一股脑拍卖,真正买得起的人不多,却便宜了关系与资本普通人失业、收入断崖式下滑。

安全层面北约说不针对你,但脚下却一步步往东挪:先是中欧三国,再是波罗的海与巴尔干,后来连北欧的门也推开。地图看起来只是颜色变化,站在俄边境看,就是大军即将压境。

俄罗斯一度试着加入欧盟。非但被拒绝,反倒迎来新一轮金融与技术限制。卢布在风里打转,很多产业找不到关键零部件,国内经济萧条。

到叶利钦任末,俄罗斯已经奄奄一息。所以说在涉及领土与安全的问题上,外人的话永远不能当保险。

俄罗斯用血的教训告诉中国,想要完成祖国统一,美国的话一句也不要信!

再看如今美国对中国的策略,尽量避免正面碰撞,先用技术限制与金融制裁试探

碍于中国经济体量大、产业链完整、国内市场深,这些手段并不十分奏效。

于是美国的手便伸向台湾:军售、军演、法案、穿航,把岛内分裂势力推到前台,口头说和平,动作却一直没停。

岛内一些分子也里应外合,在教材里悄悄改动表述,想抹除年轻一代与大陆的历史连结;媒体叙事也动辄渲染台独言论

还有对美国的军火合约一份接一份,预算数字年年抬高,军舰飞机把海峡当作秀场。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本想倒向西方,但随之而来的休克式改革、产业断档、货币大跌、寡头暴起击碎了他的美梦。

回顾俄罗斯的经历,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警惕糖衣炮弹,自己牢牢握住命门。

国家统一这件事从来不比谁嗓门大,经济,科技,产业,金融,社会动员这些底牌缺一不可。

如今台海局势不太乐观,我们更需要明白软硬兼施的重要性。

要让对手看清干涉的代价,用扎实的反介入体系远近火力威慑拒敌;另外我们也要紧握关键技术,夯实供应链内生支撑,面对外部条件限制要把区域替代方案做到位。

软的一面同样不可忽视,两岸交流要有温度,学术往来与旅游航班不能停,只有让年轻人先走动起来、才能促进相互理解;经贸互通要做足付款、清关、保险这些细活;让实习、就业、创业项目真正落地。

便利优惠的政策去最大限度吸引合作,沟通起桥梁。

至于谈判不是低头,而是要把红线亮,让对手明白风险;该软的地方软就是把对方的台阶修好;该硬的地方必须硬,让每一次挑衅都付出代价。

让对方明白,拖下去没有出路,两岸和平才是大势所趋。

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外头去中国化的口号一波又一波,卡脖子的招数翻着花样,金融制裁说加就加。

比抱怨更有用的,是把内功练到位。

俄罗斯当年把希望寄托在外部兜底,最后命悬一线。

我们应该吸取教训,牢记真正能托底的,唯有自立自强。

最后再说统一这件事,要分清轻重缓急,踏实做好一切准备和预案。

急,会踩进别人设好的陷阱,乱了自己的步子和大局;而一味磨,日子久了也会麻木,两岸的情感联系只会越来越淡。

不管海峡那边的叫嚣是否还会继续,美国的军售到哪一步,我们最稳的步伐,始终是默默垒高自己的硬实力。

等这些砖头一块块垒起来,话语权自然会转向。

能落在台面、说了就算的,从始至终只有我们自己给出的答案

风会一直吹,可只要船体扎实、舵手稳得住,一些风浪仍旧阻挡不了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财经   俄罗斯   美国   中国   教训   叶利钦   金融   寡头   岛内   戈尔巴乔夫   休克   巴尔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