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贸易谈判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这事儿从7月28日开始,双方代表坐下来聊了五个小时,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继续,焦点放在全球经贸形势评估、之前协议落实和关税政策上。外界没啥具体细节透露,但大家都知道,这轮谈判比前两次复杂得多,短期内结束的希望不大。
特朗普团队那边,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带队,中方也派了高层官员。整个过程吸引全球目光,日本、欧盟这些已经跟美国签了协议的国家都在一边看着,因为他们的下一步取决于中美谈成啥样。要是中美没进展,他们说不定就掀桌子,重新来过。
特朗普上台后,一直推“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从2018年就开始对多国加关税,这次2025年卷土重来,目标是保护国内制造业和就业。7月27日,美欧宣布达成协议,美国对欧盟产品征收15%关税,本来威胁的是30%,降了一半,但欧盟得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还额外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挺满意,说这避免了贸易战升级。德国总理默茨也表态,说虽然不完美,但总比打起来好。可问题出在欧盟内部,这不是一个国家,而是27个成员国凑一块儿。冯德莱恩一锤定音,但成员国意见不统一,尤其是投资和买能源得大家出钱,有人乐意,有人觉得吃亏。
法国贸易部长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在巴黎发声,说协议只对美国有利,对欧盟没啥好处,还打算继续跟美国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狠,直接说这不算真正协议,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了,把她比作羽量级选手,对上特朗普的重量级。欧盟内部会议上,分歧闹得挺大,多国代表争资金怎么分,协议稳定性成问题。要是内部反对声太大,搞不好得重谈。这对特朗普来说,就是第一个噩耗。本来想用美欧协议回血,稳住国内经济,结果欧盟那边不稳,随时可能翻盘。
日本和菲律宾那边情况也差不多。7月22日,美国跟日本签了协议,对日产品征收15%关税,日本同意投资5500亿美元。首相石破茂在东京确认了细节,但国内批评声浪高涨。议员们在国会辩论,说协议损害日本利益,导致石破茂支持率直线下滑,面临下台危机。
日本政府还警告,美国关税会负面影响经济,两国贸易额近2300亿美元,日本顺差700亿,这关税一加,出口企业日子不好过。菲律宾也签了协议,美国征收19%关税,本来威胁20%,降了1%,但菲律宾觉得付出太多,回报太少。马尼拉那边官员抱怨,为美国当牛做马,结果还被收高关税。街头抗议频发,舆论不满,认为这协议有害无益,甚至帮了中国忙,因为菲律宾在印太地区对华战略重要,却没得到实惠。
这些国家内部的分歧,让特朗普的贸易策略卡壳了。大家都在观望中美谈判结果,要是中美没谈拢,他们很可能推翻现有协议,继续讨价还价。这就是第二个噩耗。特朗普想用这些协议当筹码,施压中国,让中方让步。
可现实是,这些“补给包”不稳固,内部反对太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玩不转了。中方态度明确,外交部回应说,希望美方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简单说,就是带着诚意,守住底线。特朗普想从中方这儿占便宜,难度大。
面对这些压力,特朗普不得不在对华政策上退一步。7月28日谈判期间,美方悄然暂停了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这事儿没公开宣布,只是内部执行,或许是为了面子,不想让国内知道对华让步。目的是显示诚意,推动中美协议达成。只要中美谈成,对其他国家的谈判,特朗普就不急了。目前,他的重心全在中国这儿。近段时间,美方频繁对华示好,接连解除限制,就是想在谈判桌上留好印象。之前用50%关税威胁巴西,人家不搭理,特朗普明白,从中国占便宜太难,干脆通过其他国家回血。
美国国内经济压力也不小,国债高达36.7万亿美元,财政部推出捐款机制,让民众通过官网捐5美元以上帮忙还债,说是为节省处理成本。这事儿挺讽刺,要饭还嫌少。7月27日,五角大楼从核导弹维护预算挪了9.34亿美元,用来翻修一架卡塔尔赠送的波音747-8飞机,当成特朗普专用机。空军确认部分资金用于这事儿,五角大楼以机密为由不细说。这反映出资源分配的乱象,一边贸易战打得火热,一边挪军费搞私人飞机。
特朗普还去美联储大楼,跟主席鲍威尔谈降息,施压想缓解关税卡顿和国债负担。这些举动说明,贸易政策遇到瓶颈。欧盟内部,法国部长重申谈判意图,德国警告协议会造成实质损害。日本议会辩论加剧,石破茂调整政策应对压力。菲律宾规划后续策略,抗议声持续。这些事件连起来,全球贸易格局在变,特朗普的让步成转折。
中美谈判结果将决定一切。7月29日第二轮谈完,双方同意探讨延长90天关税休战期,但特朗普保留批准权。他取消与台湾高层会晤,避免摩擦,利用潜在协议影响其他国家。油价因美欧协议和中美潜在休战而上漲,但分析师说,这可能跟去年讨论的普遍关税一样坏。美国汽车业批评日本协议,称是坏交易。加拿大贸易律师说,特朗普的协议对加拿大是坏兆头。
特朗普的关税计划看似在推进,但内部反对和经济压力让他不得不调整。欧盟协议暴露了成员国分歧,日本投资承诺面临审查,菲律宾觉得被坑。这些噩耗逼特朗普先对华退步,暂停出口限制,争取谈判空间。全球经济取决于中美最终安排,要是谈崩,其他国家反对会更烈。特朗普明白,硬扛下去,美国吃亏更大。
这轮贸易博弈,特朗普想重振制造业,但现实复杂。欧盟买能源投资,看似美国赢,但高关税伤欧洲出口。日本投资5500亿,但国内经济预警响起。菲律宾19%关税,让盟友不满,间接帮中国在印太拉人。特朗普暂停高科技出口限,显示灵活,但也暴露弱点。国内捐款机制和挪军费,说明财政紧巴巴。美联储降息压力大,贸易战长远看,通胀上行,消费者买单。
专家说,特朗普部分退让,缓和了经济冲击,但关税仍是负影响。美欧协议避免损坏,但欧盟内部不和暴露。日本无书面协议,想保持模糊,但特朗普可能追着要细节。菲律宾学到,经济跟安全分开,特朗普不讲情面。这些事儿接地气,说白了,就是大国间算计,谁也别想占大便宜。特朗普退一步,或许换来协议,但长远贸易格局,还得看执行。
中美谈判还在继续,特朗普团队评估进展。欧盟成员国会议频开,讨论是否推翻。日本支持率下滑,石破茂党内压力大。菲律宾要求修改协议。中美如果延长休战,其他国家谈判压力增。特朗普目标明确,利用中美协议逼别人主动谈。但欧盟反对声大,日本危机深,菲律宾不满强,这些噩耗让他先松口。
贸易战不是儿戏,影响全球供应链。美国企业抱怨关税推高成本,中国企业转向其他市场。欧盟能源采购,帮美国出口,但伤自身产业。日本汽车股一度涌涨,但长远关税伤出口。菲律宾觉得联盟没用,特朗普关税不减。特朗普暂停限,帮谈判,但警告说,这是危险误步,可能让中国科技赶上。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