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林忆莲在社交媒体上晒旧学生证并发长文:
这是一张旧学生证,它仿佛把我带回到十五岁的自己。
当时我在一所女子中学念书。下课后,总会和两位最要好且家住得靠近的同学结伴,从山坡上的学校一路说说笑笑、歪歪斜斜地走下来。二十分钟左右,说长不长。走到稍微热闹一点的街区,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吃的——咖喱鱼蛋、牛杂、砵仔糕、鸡蛋仔……香港街边小吃琳琅满目。那时候正处发育期的我,胃口特别好,总是吃得心满意足。
然后我们挤上电车,晃晃悠悠半小时,朝各自回家的方向前行。下车后,离家还有一段路要走。沿途的小食档、小推车又飘来阵阵香气,还是那些惹味的小吃……让人忍不住再抓一口。于是放学的这一段路,几乎都是在“吃吃停停”中度过。回到家没多久,家里的晚饭又准时端上桌。所以中学时期的我特别能吃,也因此长得胖嘟嘟的,而那条放学回家的路,也因此成了一条很美好的路。
那时生活简单而美好。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每天也没有这么多讯息。日常就是上课、念书、考试,上学,放学。偶尔担心成绩,偶尔在意同学的眼光。更多时候,我花心思在小小的喜欢上——喜欢哪个同学,喜欢哪个明星,喜欢哪首歌,喜欢收听电台。日子无忧无虑,心里怦怦跳的,只是些单纯的欢喜。
闲暇时间也挺多,我会画画,也会抄写歌词。写作业时,最喜欢打开电台,一边听节目,一边等待下一首歌。家里那部卡带录音机有两个卡座,可以同时播放和录音。当电台里响起心仪的旋律,就赶紧按下录音键,把它留在自己的卡带里,慢慢编辑出一盘专属的“心爱精选”。一首首歌连在一起,像是一个十五岁小姑娘的秘密心事。大多数是英文歌,抄歌词也算是练习英文。但比起语言,我更被旋律、编曲,和歌词背后的故事打动。那时喜欢音乐——因为动听,就想反复听;因为动心,就想一遍又一遍回味。
谁也没想到,那些看似随意按下的录音键,那一盘盘一首一首拼凑的录音带,那些在作业本上偷偷写下的歌词……会在岁月里慢慢累积,日后最终把我带到麦克风前,带到舞台中央。好像人生里的许多路径,都是在不经意间铺就的。只是因为当时真心喜欢,后来才有机会,一次次听见属于自己的回响。回想起来,唯有感恩。
许多年过去,回看那些日子,难得的无忧无虑,依然真真切切。
此前,7月5日的上海体育场,歌手林忆莲在演唱会上哽咽落泪,向歌迷告白致谢。
上海对于林忆莲来说有着特别的情感,或许是想到了在上海出生的父母,或者是回忆起二十年多前在上海生活的日子,或许是面对一路走来陪伴多年的歌迷,让她在台上数度落泪。
在这次演唱会前,林忆莲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长文,深情回顾了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渊源和牵念,读完更能理解她的心路历程。
林忆莲在文中写道,她虽在香港生长,但上海是她的故乡,从小家中都是讲上海话、做上海菜、听越剧……家里来往的亲友大多也是上海人。
直到2000年,因为母亲病重,全家搬到上海,那两年半的生活让她真正开始认识这座城市。上海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座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承载著家人的过往和牵挂。
由此她也感慨道,所谓“归属感”,也许从不属于地图上的某一个地方,而是在生命中,那些曾被深深爱过的时刻——有人在那里等你、爱你。也正是在那里,你学会了如何去爱。
林忆莲是1966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的华语流行乐女歌手、音乐制作人。1984年出道,代表作有《至少还有你》《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等。
来源:荆楚网综合当事人社交账号、新闻晨报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