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遭全网群嘲,拿头衔糊弄顾客,网友怒评:吃相太难看!

流行一时的“主理人”,最近突然被群嘲了。

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讨厌“主理人”,对那些自称“主理人咖啡”的门店望而却步,网上甚至掀起了“假如误入主理人咖啡店”的话题讨论,仅点赞就高达百万。

不是这些老板的“品味”太超前,而是当“商业噱头”的面具被摘下之后,那难看的吃相,让许多顾客都忍不住作呕。

“主理人”究竟主理了什么

最近的短视频平台上,有一类有关“主理人”的话题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哪怕是没有去过“主理人咖啡馆”的人,也逐渐认识到了这类店铺的“调性”。

里面的“店员”也是“个性十足”,谈吐中带着高傲和一些“嘲讽”的意味,说两句话恨不得往里面掺杂三句英文,明明是一家对外开放的店铺,却坚持纠正顾客对自己的“措辞”。

“请不要叫我‘老板’,请叫我‘主理人’。”

然后就是在各种华丽的形容词之下,给你上了一杯再普通不过的咖啡。

按照网络上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感觉“挺装的”。

如果说“个性”可以是一种潮流,那这种店铺的“个性”就只能被叫做“膈应”。

这些视频直接在网络上爆火,不仅是因为各大博主生动形象的演绎,更是网友深刻共鸣之下的结果。

曾经被人称为高端代名词的“主理人”如今在网友的集体祛魅之下,变成了一种被嘲弄的名词。

而这种变化并非是人们对“高端”和“个性”的否认,只是在这种头衔之下,暴露了一些店铺“华而不实”、“故弄玄虚”的本质。

就好比你要买个西红柿,主理人告诉你这是来自某某国家的高级tomato,你吃着和平时一样的味道,却要付更多的钱,还要迎合主理人的说法,要在西红柿里吃出竹子的香气,不然就是你顾客“不懂品味”。

相当匪夷所思,

但这种现象却在一些城市生根发芽。

你不知道他主理的究竟是一门“生意”,还是某种不为人知的“思想”。

总之能理解“主理人”的顾客,注定“不一般”。

某些店铺的“规则怪谈”

最经典的桥段还要数一些主理人的“霸权主义”。

网络上有很多人都分享了自己在“主理人咖啡馆”的经历。

比如店内的主理人“只招待朋友,不招待顾客。”、“进店保持安静不允许说话。”、“店内不允许拍摄。”甚至还有“不是本店会员不让上厕所”的奇葩规定。

去喝一杯咖啡,要被别人教育一番“教养”问题,属实是让人感觉不太舒服,稍有不注意就会被“细心的主理人”投以“鄙视”的目光。

或许有些“主理人咖啡店”的咖啡确实很有特色,也不排除有些店铺的“规矩”只是为了让人有一个更好的享受空间。

但网友们见过的大多数,不过是打着“外国高级tomato”的幌子,买着劣质烂番茄的铺子。

只是有样学样,利用这些“规矩”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副“人上人”的样子。

“主理人”究竟是个啥

原本的主理人不过是“创始人”的意思,只不过随着一些“潮牌”文化逐渐风靡网络后,慢慢形成的这样一个新型形容词。

主理人往往是自己品牌的“活招牌”,将个人和品牌形象牢牢的进行绑定。

就好比你听到陶华碧就能想到“老干妈”,听到王守义就知道是“十三香”。

这就是个人形象和品牌挂钩的最直接例子。

而近几年的主理人,其实主打的就是一个“理人”,在销售自己产品的同时,更多的赋予产品一种情绪价值,用各种各样的“个人特色”来彰显自己与其他品牌的不同。

只不过现如今主理人被人反感的原因就来源于此,他们在做一些本末倒置的事情。

不论是辣椒酱还是咖啡,这些都是我们会接触到的“食品”,而一个食品品牌一定是先让自己的味道获得大众认可,才会有人逐渐认可和产品挂钩的“主理人”。

而现如今的主理人一上来就搞错了“自己的位置”,认为“自己的个性”高于“产品的品质”,就很容易产生这是我的店,你喝什么我说了算”、“这是我的风格,你不理解就是你的问题这些类似的情况。

这种强制让对方认同自己的行为,实在是很难让人接受,而那些所谓的个人风格,在其产品中却很难被人感受到。

毕竟西红柿再怎么吃也还是西红柿的味道,咖啡豆再怎么高级也无非是另一种苦味。

不算好的服务态度,感受不到特色的产品,再加上时刻会压在身上的“规矩”。

这很难让人想象到这是来自21世纪的消费方式。

“主理人”态度好一点可能还说得过去,可是许多态度恶劣,深信“自己的个性品牌就是高端”的那些“主理人”,就完完全全是在折磨消费者了。

更不用说还有许多打着“主理人”幌子的从业者,词汇只挑“难”的说,味道只往“杂”里做,展示的是“高端”,卖的是“情怀”。

一边用着不怎么礼貌的态度招待顾客,一边强迫着别人认可自己的“高级”。

我给你钱,你还要让我受罪。

这不像是做生意,这像是在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

结语:

有网友说:“花钱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自己甲方的心态。”

谁也不愿意花了钱买一肚子的委屈回家。

没有人反对一家店铺有自己的想法,人们反感的是消费过后几乎为零的消费体验。

如果你的咖啡甜点物美价廉,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那自然有人成为“主理人”的拥护者;如果你的服务周到,每个人都能得到与众不同的情绪价值,让人们感受到开心或放松,那或许咖啡难喝一点也可以接受。

品牌的价值从来不是靠着某些“幻想”和“人设”得来的。

而失去价值的品牌,终究是要被市场淘汰的。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美食   难看   头衔   顾客   网友   店铺   咖啡   品牌   个性   西红柿   产品   味道   特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