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AI泡沫论”!达利欧、“大空头”齐发声

来源:国海金贝壳

近日,关于 人工智能 (AI)“泡沫论”的激辩愈演愈烈。尽管 英伟达 公布了全面超出预期的财报,但美股主要股指周四冲高回落表明,市场对于“AI泡沫”的担忧似乎短期内无法消散。就在华尔街“大空头”发文抨击“AI泡沫”之际,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发声表示,人工智能确实存在泡沫,但还没到泡沫破裂的时候。

\r \r

近日,英伟达公布2026财年第三财季的业绩数据,营业收入570亿美元,同比大涨62%;净利润为319亿美元,同比大涨65%,双双远超市场预期。公司还对四季度给出650亿美元的高增长财务指引。尽管英伟达交出了出色的“成绩单”,但近段时间以来,市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是否已催生泡沫的争论却愈演愈烈。强劲的业绩数据与市场弥漫的谨慎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

\r \r

英伟达股价在财报发布后,连续两日下跌。截至11月21日,英伟达股价11月以来下跌11.66%。

\r \r

美国银行 最新发布的11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显示,市场对“AI泡沫”的忧虑显著上升。这项全球调查涵盖了172位基金经理,他们共管理着4750亿美元资产,调查时间是在11月7日至11月13日期间。

\r \r

根据这份报告,在受访者中,45%的投资者认为“AI泡沫”是最大的尾部风险,该比例较10月的33%大幅提升,反映出投资者对科技股超涨的警觉。此外,科技行业的头寸仍然非常拥挤,54%的受访者将“做多七巨头”列为最拥挤的交易。

\r \r

多位重量级投资大佬也在此时纷纷发声,加入了这场关于“AI泡沫”的“辩论战”。

\r \r

就在英伟达发布强劲财报后,华尔街著名“大空头”迈克尔·巴里(Michael Burry)在社交平台上连发多篇帖文,质疑英伟达 芯片 的使用寿命、股票稀释以及AI公司间的“循环融资”。迈克尔·巴里质疑英伟达与OpenAI、 微软 、 甲骨文 等AI公司之间错综复杂的数十亿美元“循环融资”。巴里称,“列出的每家公司都存在可疑的收入确认问题,如果把所有交易都算进去,那图表简直难以辨认。”

\r \r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显示,巴里旗下的Scion Asset Management基金已于11月10日终止注册。在致投资者信中,巴里坦言:“我对市场的看法,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也已经不一样很久了。”他计划在年底前清算基金并返还资金。

\r \r

当地时间11月20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里确实有泡沫,但我们还没看到刺破泡沫的因素。”

\r \r

达利欧认为,泡沫正在形成,但必须要有外部因素才能刺破泡沫,这个因素不太可能来自更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可能来自更高的财富税。

\r \r

沪上一位外资公募市场策略师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美股人工智能板块确实存在局部性泡沫风险,尤其集中在那些基于未来收入高预期而进行相互投资的企业,其核心风险在于盈利增速能否匹配甚至超越前期的投资强度。

\r \r

不过,他认为板块当前的整体风险仍相对可控。一方面,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英伟达)在AI领域的投资规模普遍控制在其营业现金流的60%左右,表明其资金实力尚能支撑当前的投入节奏;另一方面,部分业务已开始贡献实际收入,例如微软已将AI服务与 云计算 业务深度绑定,形成可观的现金流。此外,与 互联网 泡沫时期相比,当前企业通过大规模借贷进行投资的现象尚不突出,杠杆水平整体较为稳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科技   空头   泡沫   英伟   巴里   市场   人工智能   基金   美元   微软   华尔街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