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最近可谓是风起云涌。
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大而美”法案的墨迹未干,马斯克就在社交平台上宣布成立“美国党”。
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时,沉寂许久的前总统拜登突然发声,怒批法案是“毁国”的灾难。
三方混战之下,被架在火上烤的美国还能撑多久?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7月4日,特朗普刚刚签署“大而美”法案,马斯克就向其宣战,成立了“美国党”。
昔日曾并肩作战的铁杆,如今却因一份法案撕破脸皮。
翻开法案内容,企业所得税被降到21%,富人们每年省下数千亿税收。
服务业员工的小费收入和工人的加班费,不用再缴税。
看似惠民,实则又方便了硅谷精英,让他们可以把百万年薪包装成“加班费”避税。
然而,给富人减税带来的3.3万亿美元债务,却要让穷人来填。
穷人的医疗补贴被削减、食品补助门槛被提高。
未来十年,美国将有1200万靠政府医保续命的穷人,被踢出保障网。
糖尿病患者买不起胰岛素,癌症病人只能在家等死,就连退伍士兵也领不到医疗保险。
与此同时,至少200万低收入的人失去救济粮。这与马斯克的政治理念相差太多。
他气得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炮轰特朗普和他的法案,还说那些投赞成票的议员都是骗子。
当然,真正戳到马斯克痛点的,还是因为法案动摇了他的商业帝国。
要知道,2024年特斯拉仅凭出售碳积分,就进账28亿美元,撑起了公司近四成的利润。
但特朗普的新法案却要废除碳积分交易机制,马斯克的财路一下子断了。
不仅如此,电动车的税收优惠没了,清洁能源的各种补贴也被一刀切。
这对押宝新能源的马斯克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因此,马斯克发出了严厉的政治威胁——建立“美国党”。
面对昔日盟友的攻击,特朗普也不甘示弱。
他表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辆电动车,并称马斯克得到的政府补贴比谁都多。
特朗普甚至威胁,如果马斯克再不消停,就要考虑把这个南非出生的富豪“送回老家”。
而就在马斯克和特朗普打得不可开交之际,83岁的前总统拜登突然也发声了。
拜登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个所谓的改革法案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超过一千万的低收入人群将因此失去医疗保障,许多偏远地区的医院会被迫关门。
那些为国家流过血的退伍军人,他们的福利补助也要被削减。
普通家庭的能源开支会大幅上涨,而国家的财政赤字却要暴增3.3万亿美元。
在批判特朗普的同时,拜登还透露,他最近接到了好几个欧洲国家领导人的电话。
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对特朗普的做法极其不满,纷纷向拜登寻求建议。
暗示特朗普面对的反对力量不仅来自国内的民主党,还包括整个西方世界的建制派精英。
在批判的最后,这位曾经的美国掌舵人发出了一声呐喊:“劳动人民理应过上更好的生活!”
讽刺的是,拜登口中的劳动人民,其实大多都是共和党的基本盘。
法案削减了共和党基本盘的利益,给民主党基本盘(自由派精英)减税,极力反对法案的,竟然是民主党总统。
这种错位的利益格局,着实反映了美国政治的荒诞。
那么,特朗普究竟为什么还要强推这份争议巨大的法案呢?
因为特朗普始终相信“涓滴效应”:让富人更富,钱最终会流向穷人。
在他看来,给企业减税能刺激投资,创造就业,带动经济增长。
至于政府债务,那是以后的事,先把眼前的GDP搞上去再说。
而且,那些在竞选中砸下重金的石油大亨和军工巨头,也在等着回报。
此外,共和党的基本盘还有很多煤矿、钢铁、石油等传统产业的从业者。
新能源革命让这些人感到恐慌,他们害怕自己的饭碗被抢走。
特朗普承诺要保护他们,现在是兑现诺言的时候了。而更深层的考虑是权力布局。
法案中有一项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大幅增加移民执法部门的预算,规模高达千亿美元。
这笔钱不仅用来修墙抓人,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支听命于总统的准军事力量。
配合增加的军费开支,特朗普正在悄悄强化自己手中的硬实力。
这场围绕法案展开的斗争,实际上早已不是政党互掐那么简单,而是三种力量的撕扯。
特朗普代表“老派民粹保守”路线,会把钱砸向军队、警察和边境墙,依靠传统制造业和军工复合体来维持霸权。
为了讨好华尔街和基本盘,政府会不断减税、举债,直到债务彻底失控。
社会越来越分裂,但只要股市还在涨,支持者就会继续欢呼。
而马斯克代表的“科技精英中产”路线,却看到了危机。
如果美国不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太空技术上保持领先,很快就会被中国甩在身后。
所以,马斯克想把钱投向芯片、电池、火箭这些决定未来的产业。
但问题是,在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第三党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美国共产党就是前车之鉴——从巅峰期的6万党员萎缩到现在的5000人,在选举中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
马斯克的新党即使能分走共和党2-3%的选票,也只能起到搅局的作用。
拜登代表的则是“老牌民主自由”路线,要求政府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能看病、有饭吃。
这套理念听起来很美好,但问题是民主党已经失去了执政权。
拜登现在只能在场外喊话,实际影响力非常有限。
特朗普想让美国回到过去,“再次伟大”,马斯克想让美国赢得未来,拜登寻求提升底层生存能力,三条路线背后,是美国社会根本矛盾的体现。而三方混战的结局会如何,没人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正在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当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撕扯时,最终买单的永远是普通人。
【参考文献】
重庆日报-2025-07-06——《马斯克新建“美国党”,能冲击两党“轮流坐庄”格局吗》
看看新闻-2025-07-04——《美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拜登发声:鲁莽残酷》
环球时报-2025-07-04——《“大而美”法案的副作用明显》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