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学术研讨会


一、会议基本概况

“聚焦超声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学术研讨会”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围绕聚焦超声波(FUS)在脑机接口及神经调控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汇聚了全球脑科学、神经工程、医学超声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演讲、学术讨论等形式,交流聚焦超声波技术在神经调节、精神疾病治疗、慢性疼痛缓解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未来方向,为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

二、发起人及机构背景

本次会议的核心发起人为陈天桥与雒芊芊夫妇。二人于 2016 年共同创办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并出资 10 亿美元将其打造为世界最大的私人脑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作为盛大集团的创始人,陈天桥担任董事长兼 CEO,雒芊芊担任副董事长兼总裁,他们不仅是中国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行业的开拓者,更以全球知名慈善家的身份,推动脑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聚焦脑科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通过资助前沿项目、搭建国际合作网络,致力于破解脑疾病难题。此次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主办会议,体现了其推动产学研融合、加速技术落地的战略布局。

三、会议主持人及核心团队

会议由毛颖教授担任主持人。毛颖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任,同时担任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其研究方向聚焦神经外科疑难复杂脑疾病的临床诊治,在脑胶质瘤、复杂脑血管病、重症意识障碍等领域提出 “泛功能神经外科新学说”,强调脑功能保护与重塑,牵头制定多部国家行业标准和指南,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作为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转化中心主任,毛颖教授在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本次会议的学术质量与跨界交流提供了核心保障。

四、核心演讲嘉宾及学术成果

本次会议邀请了多位国际顶尖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涵盖聚焦超声波技术在神经调控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具体如下:

1. Kullervo Hynynen 博士

Kullervo Hynynen 博士是多伦多大学医学生物物理学系教授、新宁医院研究与创新部副总裁,同时担任加拿大一级成像系统与影像引导治疗研究主席,领导影像引导治疗研究中心。其演讲题目为《用于神经调节的 FUS 平台》,聚焦聚焦超声波(FUS)在神经调节中的技术平台构建。



Hynynen 博士是该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拥有 350 多篇同行评议论文和约 30 项专利(多项已被行业授权),为 FUS 技术的临床转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他曾获 J・尤金・罗宾逊奖、IEEE 瑞利奖等多项国际荣誉,2018 年获马戈利斯国家脑部疾病奖,学术影响力遍及全球。

2. Jan Kubanek 博士

Jan Kubanek 博士是犹他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助理教授,拥有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 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曾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演讲主题为《无创深部脑刺激》,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可精确调节人类大脑深部回路的设备。



该设备已在研究中证实可改善慢性疼痛、抑郁症和特发性震颤症状,目前正进入关键临床试验阶段,为无创脑深部刺激技术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3. Li Min Chen 博士

Li Min Chen 博士是范德堡大学放射学与放射科学终身教授,在中国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学位及博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其演讲题目为《高精确度 MR 引导超声神经调节深部脑结构以缓解慢性疼痛的发展》,聚焦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波技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精准应用。



Chen 博士的研究致力于提升深部脑结构调控的精确度,通过 MR 引导实现超声能量的精准靶向,为慢性疼痛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4. Hao-Li Liu 博士

Hao-Li Liu 博士是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教授,2003 年获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博士学位,2004-2005 年为哈佛医学院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研究员。其演讲主题为《聚焦超声神经调节用于癫痫治疗》,探讨 FUS 技术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Liu 博士的研究重点包括超声热疗、超声诱导血脑屏障破坏用于药物递送及相控阵设计,曾获吴大猷纪念奖、弗雷德里克・利齐奖等荣誉,是国际治疗超声学会等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

5. 张天宏教授

张天宏教授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高级精神科医生、教授、博士导师,同时担任精神疾病高危诊断与治疗特色学科带头人及上海智能心理评估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其演讲题目为《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研究》,分享了 FUS 技术在精神疾病领域的应用探索。



张天宏教授学术成果丰硕,发表论文 35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影响因子大于 10 的期刊 20 余篇、一区期刊 50 余篇,代表性作品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生物精神病学》等顶级期刊,为精神障碍的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与会嘉宾及机构代表

本次会议吸引了国内外多所顶尖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涵盖神经外科、超声医学、精神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主要包括:

1. 医疗机构代表

2. 科研与企业代表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及盛大集团作为会议发起方,派出核心团队参与,包括: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科学计划执行主任李艳、聚焦超声首席科学家孙阶、副院长(中国)杨扬、科研项目总监(中国)邵涵钰、合作拓展负责人(中国)刘多福、学术会议项目经理(中国)卫珊珊;盛大集团副首席投资官葛春燕、聚焦超声波业务(中国)CEO 彭雷等,推动了学术研究与产业转化的深度对接。

六、会议核心议题与学术方向

本次会议围绕 “聚焦超声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 这一核心主题,聚焦以下关键方向:



  1. 技术平台创新:如 Kullervo Hynynen 博士介绍的 FUS 神经调节平台,探索超声波技术在神经调控中的设备研发与优化,提升精准性与安全性。
  2. 无创深部脑刺激:Jan Kubanek 博士的研究突破了传统有创治疗的局限,为深部脑结构的无创调控提供了新方法,可应用于慢性疼痛、抑郁症等多种疾病。
  3. 精准治疗应用:Li Min Chen 博士与 Hao-Li Liu 博士分别聚焦慢性疼痛与癫痫治疗,探索 FUS 技术在特定疾病中的靶向应用;张天宏教授则拓展了其在精神障碍领域的潜力,体现了技术向临床的多元化转化。
  4. 多模态融合:多位嘉宾强调磁共振(MR)引导与 FUS 技术的结合,通过影像精准定位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探索超声与其他技术(如脑机接口)的协同应用。
  5. 血脑屏障调控:Hao-Li Liu 博士等学者的研究关注超声诱导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为药物递送提供新路径,有望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难以穿透血脑屏障的难题。

七、会议意义与行业影响

本次 “聚焦超声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学术研讨会” 的召开,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1. 推动技术前沿交流: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分享 FUS 技术在神经调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交叉融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2. 加速临床转化进程:通过展示临床试验进展(如 Jan Kubanek 博士的设备进入关键试验阶段),推动 FUS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为脑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3. 搭建跨学科合作平台:吸引神经外科、超声医学、精神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领域专家参与,促进了多学科协同创新,为复杂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
  4. 强化产学研协同: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与盛大集团的深度参与,推动了学术研究与产业资源的对接,为技术产业化及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为聚焦超声波技术领域的重要学术活动,本次会议不仅总结了当前研究成果,更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将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的创新突破,为脑疾病的精准治疗与人类脑科学研究贡献重要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科技   超声波   接口   神经   脑科学   超声   教授   天桥   博士   技术   领域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