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美国国债。中国7月减持257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307亿美元,为今年第四次减持。减持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规模创下2009年来新低。
曾几何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1.32万亿美元,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时间是2013年的11月。12年后,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减少了将近6000亿美元,快要接近最高时的一半水平。相反,眼下的第一、第二大债权国日本和英国,都在增持。为什么增持,应当不全是市场因素,而是日本和英国都是美国的跟随,尤其面对特朗普的强势,日本和英国有被动增持迹象。
不管日本和英国是主动增持还是被动增持,都与中国无关,中国需要关心的,是减持美债的优劣好坏。如果减持美债的好处多,自然不需要看别人怎么做。反过来,如果减持美债坏处多,就需要细细分析了。
很显然,减持美债对中国来说,毫无疑问是好处远大于坏处,甚至是有益无害。首先,美国政府债务持续攀升,已让美债的安全性越来越差。投资者也好,其他国家也罢,购买美债的最主要原因,都是美债的安全性。毕竟,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能够支撑美债不出现安全风险。
然而,美国政府近年来的无节制发行美债、扩大债务,已经让美债的安全性越来越差。别的不说,37万亿美元的债务,每年的利息支出就要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的经济实力再强大,也支撑不了这么大规模的负债。因此,美债的安全度在下降,风险性在增强,需要通过减持美债来增强中国资产的安全性。
第二,美元步入贬值通道,美元的保值功能下降。购买美国国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元的保值功能。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保值功能一直较强。因此,无论是结算还是储存,选择美元都是比较保险的,也是比较可靠的。前些年中国大量购买美债,也是在创汇能力很强的情况下,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是,随着美国过度发行货币,美元的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裕,加上美国经济发展不如人意,美元也步入了贬值通道,继续大量持有美债,面临资产贬值风险。所以,央行选择减持美债,是正确的决策。
第三,美国的掠夺性增强,国家信用减弱。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以来,就打起了贸易战,虽然从表面看,不只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所有贸易伙伴。但是,最终的结果,会逐步转向与中国的贸易战,其他贸易伙伴只要不帮着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就是最好的结果。到时,美债的信用度会快速降低。
更重要的,贸易战反映了美国的国家信用正在逐步减弱。因为,一个信用好的国家,是不可能出台诸如对等关税这样的政策的。能够出台这样的政策,说明美国已经不重视国家信用、国家形象,而只关心自身利益。如果有一天,美国觉得美债带来的压力太大,想抵赖、逃废美债责任,也是很有可能的。与其被其赖账,不如早点清偿,稳步减持美债。
第四,美国的好斗性愈来愈足,美债风险越来越大。虽然中美双方都知道合则双赢,斗则两输。但是,从美国政府的好斗性来看,是绝对不会用双赢来处理中美关系的,而是只想美国赢。如此一来,美国就会不断地挑起地域政治风险,会采用各种恶劣手段侵犯中国利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关系就会非常微妙,风险也会逐步增强。尤其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的行为已经越来越过分,“台独”势力也越来越猖狂。武力解放台湾也从此前的考虑项逐步转向可选项,并有可能转向必选项。到时,中美之间的矛盾也会爆发。虽然美方知道这是干涉中国内政,但是,已经习惯了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美国,不会顾及这些,那么,中美关系的恶化,自然也会对包括美债在内的资产性项目形成风险。减持美债,让美债资产处于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内,是一种有效选择。
所以,持续的减持美债,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战略选择。对中国来说,不一定需要把美债全部抛光,但一定要抛到合理水平。什么才是合理水平,就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应当在3000亿美元之内。这也意味着,未来几年仍然是中国减持美债之年,还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减持一半以上。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