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近期A股市场的连续下跌?机会还是风险

最近这市场,估计大家都挺闹心。上证跌穿前期震荡区下沿,创业板指更是跌了近9%,账户缩水不说,心态也有点崩。今天闲着,我也来码点字,跟大家深入聊聊这轮调整背后的逻辑,以及我对后市的一些思考。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拍砖交流。

一、 市场跌麻了,但结构分化值得玩味

先看一组扎心的数据:从11月14日算起,上证指数跌了4.83%,深证成指跌了6.96%,创业板指最惨,跌了8.80%。万得全A也跌了6.33%。可以说是一片绿油油。

但有意思的是,银行板块居然逆势涨了0.37%,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而之前的热门赛道电力设备,直接挨了7.37%一记闷棍,好几个板块跌幅都超过了4%。这说明什么?资金在避险,在做高低切换。 从高估值、高弹性的成长板块,流向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板块。这是市场在特定风险偏好下的自然选择。

二、 问题的核心:美股的AI泡沫争议传导至A股

这轮调整,表面看是A股自身的“年终奖效应”(资金面紧张),但根子上的扰动,来自于大洋彼岸——关于AI到底是不是一场新泡沫的争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我的看法是:这场争论没有绝对的对错,它反映了技术革命初期,资本狂热与基本面兑现之间的天然矛盾。但对A股而言,我们的AI产业链更多是跟随着美股映射,一旦那边的信仰松动,咱们这边情绪上肯定先挨一锤子。

三、 在悲观中寻找乐观:A股的长期逻辑变了吗?

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股价的短期波动受情绪支配,但长期走势一定由基本面决定。我认为,A股中长期向好的根基并没有被动摇。

  1. 制度层面在升级:“国九条”强调资本市场是“新质生产力融资主渠道”,上市标准更多元,退市制度更严格。这是在从根本上优化市场的生态环境,利于优质公司脱颖而出。
  2. 资金结构在变迁: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在减弱,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向权益市场转移是大势所趋。2024年A股资金净流入创了新高,个人养老金等长线资金(“耐心资本”)正在逐步入市,这会改变过去追涨杀跌的散户市格局。
  3. 产业趋势在崛起:新能源、AI、生物医药,这些代表“新质生产力”的行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全球资金增配人民币资产,看中的也是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潜力和供应链优势。

四、 投资启示:当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落到操作上。我个人是这么想的:

最后总结一下

市场的短期波动,更像是长期牛市中的一段插曲。它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和定力。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投资本就是逆人性的。现在需要的,是保持理性,聚焦那些真正能穿越周期的公司和行业,利用市场的情绪,而不是被市场的情绪利用。

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财经   股市   近期   风险   机会   市场   泡沫   板块   资金   融资   情绪   资本   生产力   股息   论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