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俄共7月5日通过的决议,网络上议论纷纷,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俄共通过决议,正式肯定了赫鲁晓夫当年否定斯大林是错误的,这就是对赫鲁晓夫的一个否定。至于还原对斯大林的公正评价,这个问题我们讨论已经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了,因为斯大林毕竟已经是历史人物了,给最高的评价,也无法挽回赫鲁晓夫对前苏联造成的严重损失。赫鲁晓夫不仅仅是让前苏联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更为严重的是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我们今天在评论俄共通过决议这个问题上,我想重要的是要从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这个问题如何吸取教训。只有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赫鲁晓夫所犯的错误的历史悲剧重演。
要认识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造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历史性悲剧,就必须对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因果联系进行认真剖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赫鲁晓夫的发迹史。赫鲁晓夫的发迹史,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投机的历史。
赫鲁晓夫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人家庭,但他对政治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年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十月革命结束后,他精明地在孟什维克(少数派)和布尔什维克(多数派)之间作出了选择,选择了布尔什维克,这就为他后来的政治升迁奠定了基础。
赫鲁晓夫不喜欢学习,他把全部心血都放在政治攀援上。幸运的是在苏联最危险和最艰难的时候选对了阵营,紧跟斯大林,成为了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甚至称斯大林为“干爹”,再生父亲。就这样,后来赫鲁晓夫的政治生涯就得以一路风生水起。无论是斯大林的大清洗,还是二次世界大战,赫鲁晓夫都是斯大林坚定不移的追随者,也因此得到了斯大林的重用和提拔。
按一般人情世故的常理,应该说赫鲁晓夫无论怎样也不会做出任何背叛斯大林的勾当来的。道理很简单,第一,因为在斯大林在世时,赫鲁晓夫和斯大林的政治信仰应该是一致的。第二,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明显地有知遇之恩,知恩图报是人之常情。第三,斯大林在世时,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表现得非常虔诚,称斯大林为“干爹”,再生父亲,关系非同寻常。
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为什么当斯大林一去世,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态度就前后判若两人?
有一种说法,就是说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对他的儿子“关心不够”。事情的起因是,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因与水手比枪法而射杀了对方,按军法应被枪决。赫鲁晓夫向斯大林下跪求情,斯大林同意让其儿子上前线戴罪立功。但列昂尼德不仅没有戴罪立功,反而竟然驾机飞入敌军阵营被俘虏并叛变,虽被斯大林设法救回,但仍被莫斯科军事法庭判处死刑。赫鲁晓夫认为是斯大林对其子“关心不够”,由此埋下仇恨的种子。成为了后来赫鲁晓夫全面批判和去斯大林化的直接导火索。
单从这个问题来说,首先,斯大林已经给足了赫鲁晓夫的面子,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斯大林仍然给了其子戴罪立功的机会。其次,赫鲁晓夫之子不仅没有戴罪立功,反而投敌叛变,斯大林仍然设法营救回来。这一切,斯大林已经做到了最大的宽容。莫斯科军事法庭按军法论处,总不能让斯大林置军事法律于不顾吧。如果赫鲁晓夫以此作为报复斯大林的原因,只能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个私利小人罢了。
再从他与斯大林生前的特殊关系来看,赫鲁晓夫从选择布尔什维克,到坚定不移地成为斯大林的追随者,这一切都是因为政治信仰的相投。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政治信仰一致,怎么斯大林一去世,赫鲁晓夫就采取一些非正当手段夺取最高权力,并且通过秘密会议对斯大林进行攻击和否定,干出全面去斯大林化的勾当?
这就要从他上台以后的全部所作所为来看,才能清楚赫鲁晓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一方面进行权力角逐。他知道斯大林确定的接班人是贝利亚,为了铲除贝利亚,赫鲁晓夫利用被冷落的朱可夫,因为朱可夫在二战中战功卓著,具有很高的威望,便利用朱可夫顺利除掉了贝利亚,后来又利用手中权力解除朱可夫的职务,从而篡夺了苏联国家最高权力。其实,贝利亚、朱可夫都是当时苏联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这就已经暴露出了赫鲁晓夫并不是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野心家和阴谋家。
再看他上台以后和执政期间的所做所为。
赫鲁晓夫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平反斯大林时期的所谓“冤假错案”。他利用平反“冤假错案”,笼络和培植一批亲信,扩大他的势力范围。他任命亲信波斯佩洛夫成立平反“冤假错案”审查委员会,摘去了一批反革命帽子,其实,这些人并非都是被冤枉的。
同时,给这批人恢复工作,还提供包括家属在内的疗养、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政治收买,建立依附于自己的新官僚特权阶层。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部分人都充当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急先锋。当然,他们也因此获得了极为丰厚的物质回报和显赫的政治地位。
第二件事,就是开启他的一条赫氏改革之路。要推行他的赫氏改革之路,首先就是要扫除路障,这就是通过收买人心获取政治资本,然后彻底的去斯大林化。在去斯大林化时,动用了一切国家机器,包括文化宣传等意识形态领域,推行解冻文学。因此出现了大量抹黑斯大林,丑化苏联社会主义的伤痕文学作品。从舆论上彻底把人们的思想搞乱。
第三件事,就是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自己却大搞个人崇拜。比如,1957年6月27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声明中就这样写道:“我们赞成赫鲁晓夫同志在党内外政策上所做的一切……我们将继续遵循列宁的神圣意志,维护党的统一,因为赫鲁晓夫同志就是当代列宁。”还有就是通过篡改历史的手段,为自己树碑立传。如同年6月21日,苏联《真理报》刊发文章《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笔记》,宣称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是赫鲁晓夫在幕后指挥的。实际上真正的指挥官是“苏联战神”朱可夫。通过篡改历史的手段,引发了对赫鲁晓夫个人崇拜的爆发。
接下来就是大搞修正主义。因为否定斯大林迎合了美国的口味,当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抛出橄榄枝时,赫鲁晓夫便开启了访美之旅,而后试图通过“三和理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实现美苏全面合作,共掌世界霸权。但后来赫鲁晓夫的和平理论被美国给狠狠地打了一记耳光。
因为美国对他的教训,让他认识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一对死敌,想融入美国的圈子,就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为此,在苏共22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了著名的“两全”理论,即“全民国家,全民党”,宣布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
在“两全”理论的指导下,赫鲁晓夫开始推行资本主义的利润法则,完全抛弃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就是赫鲁晓夫的所谓“改革”。
具体来说,在农业方面,大力发展富农经济。把原来全民所有制的机械站承包给富裕的集体农庄,失去耕地的贫穷农庄只能解散,被迫成为农业雇佣者。催生了新的农场主阶级。最后导致粮食产量严重下降,从1962年起,开始从西方大规模进口粮食。
在工业方面,赫鲁晓夫开始推行全面私有化,把1.5万个中央企业下放到加盟共和国,鼓励实施奖金刺激。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新的资产阶级分子。这群人挂着党政负责人、厂长、经理头衔盘踞在体制内,过起了地主来爷的生活,而千百万苏联工人又回到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这就是赫鲁晓夫引以为傲的经济改革,说白了搞的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最后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也就成为了苏联解体的掘墓人。
因为赫鲁晓夫的这一系列做法,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根基,最终赫鲁晓夫自己也被赶下台。但由于赫鲁晓夫彻底背叛马克思主义,投靠美帝国主义,对斯大林进行恶毒攻击、诽谤和全盘否定,把整个苏联搞乱了,从此苏联走向了一条不归路。后来的继任者,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到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与新思维”,彻底摒弃了斯大林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以建立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名义,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导致苏联共产党法定执政党地位和公有制经济基础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失去作用,形成了少数利益集团的特权阶层。这样,就造成了苏联共产党和国家在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的混乱和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这就为西方国家宣传资本主义,攻击共产党提高了条件,从而为解体苏联提供了可乘之机。
今天,我们大家谈论俄共通过决议,认定赫鲁晓夫犯有大错,为斯大林正名,实际上对斯大林的正名只能说是对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崇拜的认可,但再也无法挽回赫鲁晓夫们解体前苏联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同时,也无法从根本上追究赫鲁晓夫的任何责任。但是,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警示,就是要警惕赫鲁晓夫这样的野心家、阴谋家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破坏,我们必须高度警觉,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这就是我们认识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意义所在。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