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待铺处:夏津的守望与山河的回响​

鲁西北的风,总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厚重。它掠过黄河故道的沙土地,拂过桑树林的残叶,也吹在夏津县城那些斑驳的老屋檐上。这座曾被称作 “银夏津” 的小城,在明清至民国的数百年里,凭借运河支流与陆路商道的交织,将桑蚕的丝光、果品的甜香送向四方。那时的夏津,街巷里满是骡马的蹄声与商贩的吆喝,南来北往的货船在码头装卸,连空气中都飘着商贸繁盛的气息。可如今,当风掠过县城边缘空旷的田野,却再也听不到铁轨与车轮撞击的铿锵 ——“铁路空白” 四个字,像一道无形的沟壑,将夏津与时代的快节奏隔在了两岸。

我曾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走进夏津的老城区,雨水浸得发亮,街角的早点铺里,几位老人正谈论出行的难题。“去济南看孙子,得先坐公交到德州站,再赶火车,折腾大半天。”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叹着气,指节分明的手摩挲着搪瓷碗沿,“要是咱这儿有火车站,哪用这么费劲?” 这样的抱怨,在夏津的街头巷尾并不少见。对于这座没有铁路的县城而言,“远行” 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生返校,要提前一天收拾行李,凌晨五点就要在路边等去往邻县火车站的大巴;老人就医,若要去省级医院,需家人提前挂号、预订车票,一路上扶上扶下,生怕耽误病情。更让人揪心的是那些突发状况,曾有一位产妇因胎位不正需紧急转院,却因公路堵车延误了最佳时间,这样的遗憾,成了许多夏津人心中难以释怀的痛。

交通的短板,早已像一根细密的绳索,缠绕着夏津的经济发展。作为农业大县,夏津的果园连成片,每年成熟的梨、苹果、葡萄等果品不下数十万吨,可这些带着乡土甜香的果实,却要在公路运输的颠簸中与时间赛跑。

我曾站在夏津县城的高处,眺望远处的田野。秋日的田野里,金黄的玉米穗随风摇曳,可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却藏着夏津人对发展的渴望。周边的高唐、临清等县市,早已借着铁路的东风,建起了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经济增速逐年攀升。而夏津,尽管近年来全力推进公路建设,G240、S323 等线路相继改扩建,德夏城际公交也开通运营,可公路运输的时效性与成本优势,终究无法与铁路相比。

尤其是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夏津的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本是得天独厚的资源 —— 这里有千年古桑林,有明清时期的运河遗迹,可因交通不便,许多游客宁愿选择路途更远但有铁路直达的景区。每到旅游旺季,公园门口的停车场虽也停满了车,可大多是周边城市的短途游客,鲜少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公园的管理员说:“要是有铁路,外地游客能直接坐火车来,咱这的文旅产业肯定能火起来。”

转机的消息,是在一个冬日的午后传来的。当 “德聊城际铁路规划” 的消息通过电视、网络传遍夏津时,县城里仿佛一下子热闹起来。老街坊们聚在茶馆里,拿着报纸讨论规划中的 “夏津南站”;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着铁路建成后的畅想,有人说要坐火车去济南逛趵突泉,有人说要带父母去北京看天安门;企业的老板们则忙着测算铁路开通后的物流成本,盘算着扩大生产规模。我曾遇到一位在县城开了二十年商铺的老板,他指着店铺墙上挂的夏津地图,在规划中的铁路线路上画了一条红线:“你看,这条铁路一通,咱夏津就和德州、聊城连起来了,以后进货、出货都方便,生意肯定能越做越大。” 尽管当时还有 “共享站点” 的讨论,可夏津人更在意的是,期盼了几十年的铁路梦,终于要照进现实了。

其实,夏津人对铁路的期盼,早已不只是对出行便利的渴望,更是对 “银夏津” 荣光重现的守望。从明清时期的商贸繁盛,到如今的交通短板制约,夏津在时代的浪潮中,曾错过了一些机遇。可如今,德聊城际铁路的规划,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夏津的未来。按照山东省的交通规划,到 2035 年,高铁站服务将覆盖全部县市区,而夏津,正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靠近。

我看着绿油油的田野,秋风拂过,远处的村庄里,炊烟袅袅升起。我仿佛看到,几年后,铁轨将沿着这片土地延伸,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载着夏津人的希望驶向远方。那时,老人不用再为就医辗转奔波,果农的农产品能及时运往全国各地,企业的货物能快速送达客户手中,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也会迎来更多远道而来的游客。

铁轨待铺处,是夏津的守望,也是山河的回响。这条即将铺就的铁路,不仅会缩短夏津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更会连接起夏津的过去与未来。当火车的汽笛声第一次在夏津响起时,那声音,将是这座小城重获新生的宣告,是 “银夏津” 的荣光在新时代重新绽放的序曲。而夏津人,也将在铁轨的延伸中,迎来属于他们的、更加辽阔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旅游   夏津   铁轨   山河   铁路   县城   聊城   故道   黄河   德州   明清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