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美两国的“关税休战”将到期,特朗普政府免不了要和我国展开谈判。不出意料,一场本聚焦关税的贸易谈判,突然被美国塞入地缘政治筹码
据观察者网7月22日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声称中美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政府不急于达成协议。
摆完姿态后,贝森特话锋一转,抛出新条件,要求将中国采购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纳入谈判议题。贝森特强调,“中国是受制裁的伊朗和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因此中美可以开始讨论这个问题。”
贝森特的这一表态,被香港《南华早报》解读为“中美谈判焦点正从关税转向地缘政治”,美国试图以经济手段施压中国调整对外能源合作。
贝森特的威胁并非孤立行动,而是特朗普政府对俄伊制裁战略的延伸。7月14日,特朗普宣称若俄乌50天内未达成停火协议,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并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即对这些国家的商品征收100%关税。
一周后,贝森特在采访中证实了这一点,进一步细化威胁,任何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将面临100%“二级关税”,并呼吁欧洲跟进制裁。
美国意图明确,通过打击俄罗斯石油买家,主要是中国和印度,切断俄能源收入命脉。美方认为,由于美俄直接贸易极少,对消费国加税才能真正打击俄罗斯经济。若该政策落地,中印对俄石油贸易成本将成倍增加。
任谁都看得出来,中国不太可能允许美国将关税以外的问题安插进谈判。我国一贯坚持贸易谈判应聚焦贸易本质,拒绝被地缘政治议题“裹挟”。
资料显示,俄罗斯占我国石油供应量的两成左右,多元化供应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并且,俄罗斯石油经济成本优势显著。
我国外交部已多次亮明底线,发言人林剑强调,“中方坚决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直指美国“二级制裁”的霸权本质。
发言人郭嘉昆更明确表态,“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能源保障措施”,暗示不会因外部压力改变政策。
而我国手握的战略反制工具同样令美忌惮。稀土作为高科技产业命脉,是我国当前的重点监管对象。有行业专家直言,“就算美国打包整个西方集团,数十年也难实现稀土自主。”
若美方强推能源制裁,中国完全可以在关键矿产领域发起对等反击。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在伊朗石油问题上的态度不足一月前曾戏剧性反转。
6月2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并表示希望中国未来购买美国石油。
次日,特朗普在北约记者会再次承诺“不会阻止中国购油”。如今,美国的态度再次反转。特朗普政府的信口雌黄,暴露出了美国的投机本质。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