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单月进口大豆达1227.9万吨,1-8月累计进口量高达7331.2万吨。
这些数字背后是全球大豆贸易格局的革命性变化:巴西目前占据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71%,单月占比甚至达到惊人的86.6%,而美国大豆份额则从2024年的21%暴跌至“极低水平”。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随后迅速将税率提高至34%。
中方迅速反击,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对等关税,使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的实际税负高达94%。这意味着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彻底失去价格竞争力。
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要求中国将美国大豆采购量增加三到四倍,试图以此缩小贸易逆差。然而,中方的回应却是进一步扩大从南美国家的进口规模。
在这场中美大豆贸易战中,巴西成为意想不到的最大赢家。2025年上半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额已达190亿美元,占其全球出口总额的75.2%。
巴西中西部塞拉多草原的大型农场昼夜不停地运转,金黄的大豆被直接运往桑托斯港的专用码头,装上40万吨级巨轮,直奔中国沿海港口。
价格优势明显是巴西大豆胜出的关键因素。加税后的美国大豆到岸价高达776美元/吨,而巴西大豆稳定在380-400美元/吨,价差超过30美元。
美国农业州的困境日益严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已跌破10美元/蒲式耳,远低于成本价。
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等传统农业州的农民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大豆,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在致特朗普的信中直言:“美国豆农无法撑过与我们最大客户长时期的贸易纠纷”。
农业巨头嘉吉、ADM等公司联合警告称,如果秋收前不能恢复对华出口,中西部农村可能失去15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面对贸易战并非被动应对,而是早有准备。中方实施了“高关税+技术壁垒+替代供应链”的三重策略。
中国设置了技术门槛,要求进口大豆与美国产转基因品种在3个关键基因上存在差异,这直接堵死了美国通过第三国转口的路径。
同时,中国积极开拓多元化进口渠道,与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签署长期合同。8月份从南美进口的大豆占比已超过90%。
国内方面,中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2025年产量预计达到2100万吨,饲料配方也进行调整,减少豆粕使用量,部分替换为棉籽粕和菜籽粕。
面对国内压力,特朗普将希望寄托在10月底韩国庆州举行的APEC峰会上。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希望在峰会期间与中方领导人会面。
美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双方经贸团队保持着“建设性对话”,预计将在11月前举行新一轮高级别会谈。
但中方态度明确:不改变认知、不尊重底线,就免谈。即使在“暂停加税”窗口期,美方仍维持10%的基础关税,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中方早已熟悉。
贸易战不仅限于大豆领域。在稀土方面,美国80%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
特朗普曾威胁对中国稀土磁铁加征200%的关税,但中方随即限制稀土出口,导致国际价格暴涨3倍。
特斯拉、福特等车企急忙向白宫请愿,要求收回成命。美国军工企业也因稀土磁铁短缺出现交货延迟。
中方在稀土问题上态度明确:“可以谈,但得讲规则、互相体谅”,出口管理需考虑产业安全、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
这场大豆贸易战正在重塑全球农业格局。过去美国掌握着农业出口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但现在新兴市场正在崛起。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