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国际债务违约频发、“老赖”国家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有一个中亚小国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一诺千金”。
这个人口仅700多万、面积还未能有新疆大的内陆国家,在2021年提前全额偿还了欠中国的81亿美元贷款。
不仅如此,该国还主动与中国成立合作,并送上了一份价值百亿的大礼包。
那么这个国家究竟是谁?该国所送上的大礼包,又到底是什么呢?
1991年独立后的土库曼斯坦,日子并不好过。
这个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的国家,有着全球第四大天然气出口国的称号,境内可是坐拥世界第二大气田。
但问题是,就算有这么多的宝藏也没用,得将它们采出来、运出去卖掉才行。
可当时的土库曼斯坦既没有深井钻探设备,也缺乏天然气处理技术,还没有钱去开发,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埋藏在沙漠下的“蓝色黄金”无法转化为经济。
更要命的是,作为内陆国,它的能源出口被死死困住。
周边有俄罗斯、伊朗的竞争挤压,中东国家又阻挠管道建设,连规划中的海底管道也最终夭折。
在四处碰壁中,土库曼斯坦也曾将希望寄望于西方公司,可对方的条件却异常苛刻:
不仅要掌握气田开采权,还要求土库曼斯坦在国际事务中选边站队,这种附加上政治条件的合作,让土库曼斯坦望而却步。
就在这个沙漠之国濒临绝望之际,中国伸出了援手。
与西方国家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不同,中国不仅提供急需的资金和成熟的沙漠钻井技术,更以“无政治附加条件”的务实态度赢得了信任。
在协议中写到,中国提供81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开发加尔金内什气田和建设穿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直达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而土库曼斯坦则承诺初期每年向中国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时启动阿姆河天然气项目。
甚至双方还签订了“照付不议”的条款——意思是不管市场需求如何波动,中国都会按协议价格采购,这给了土库曼斯坦一颗定心丸。
这种“中国建设施、土库曼斯坦供天然气”的模式,为两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没想到,协议签订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要在沙漠中建成气田和管道,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土库曼斯坦的卡拉库姆沙漠夏季气温高达50℃,冬季则低至-20℃,极端气候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
更棘手的是,整个项目工期只有18个月,要修建全长超过1万公里的跨国管道,还要建设气田井场和处理厂,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中国工程团队直接在手把手教当地工人钻井技术,他们还发明了特殊的防沙固沙技术,确保管道在流动沙丘中稳定铺设;建立了全天候物资补给系统。
成功创造了18个月完工的“阿姆河速度”。
2009年底,四国元首共同见证管道投产仪式,中国正式成为土库曼斯坦最大天然气买家。
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通过中亚管道源源不断输往中国,每年400亿立方米的供应量,足够北京用1.2年。
同时这个项目更为土库曼斯坦的外汇储备直接翻了三倍,GDP年增长率稳定在6%左右,老百姓的生活也肉眼可见地改善了。
平均月收入从以前的不足100美元,涨到了800多美元,2021年人均收入更是突破了1万美元,成功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不仅如此,经济的发展还让土库曼斯坦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首都阿什哈巴德建成了现代化的新机场,宏伟的国家体育馆也拔地而起,城市化率更是从原来的45%提升到68%,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而且这种变化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以前土库曼斯坦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路,现在不少地方都建起了新学校,孩子们再也不用为上学发愁了。
可以说,对华天然气出口就像一条“黄金通道”,让土库曼斯坦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民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说土库曼斯坦的经济上来了,但他还欠着中国81亿美元呢,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这笔贷款相当于土库曼斯坦当时年GDP的40%。
土库曼斯坦究竟是怎么做到按时还款的呢?
土库曼斯坦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履行着还款承诺——用天然气还贷。
双方约定,土库曼斯坦每年从对华天然气出口收入中划出固定比例用于偿还贷款。
这种“以气抵贷”的模式非常巧妙:既保证了还款的稳定性,又不会给土库曼斯坦带来额外的外汇压力。
更让人惊讶的是,无论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如何波动,土库曼斯坦都坚持按时还款,从没有过一次逾期。
据统计,从2009年管道通气到2021年还清贷款的12年间,土库曼斯坦对华天然气出口占其总出口的9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生命线”。
这种稳定的现金流,让81亿美元的巨债被逐年消化。
2021年6月11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正式宣布:该国已全额还清向中国借贷的81亿美元基建设施贷款。
土库曼斯坦这么主动还款,其实有两方面的重要考量。
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一诺千金”的国际信誉,在国际合作中,信誉比什么都重要,按时还款让土库曼斯坦在国际社会树立了靠谱的形象。
另一方面,土库曼斯坦心里很清楚,中国就是自己的“经济命脉”。
当时对华天然气出口已经占到土库曼斯坦财政总收入的75%以上,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天然气出口可能会锐减90%,整个经济都可能瞬间崩盘。
更何况,通过还款展现合作诚意,还能为后续的深化合作铺路。
就在还清贷款的同一年,土库曼斯坦就提出要扩大对华天然气出口,规划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这说明土库曼斯坦非常看重和中国的长期合作关系。
这种“借钱-发展-还款-再合作”的良性循环,让两国的合作基础越来越牢固。
土库曼斯坦还款这个举动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最明智的战略选择,既保住了信誉,又为未来发展留足了空间。
如果说土库曼斯坦从合作中收获了经济发展,中国同样从合作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2009年到2024年,土库曼斯坦累计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超过了3000亿立方米。
这些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二线、三线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就像一条“能源大动脉”,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以前,像一些化工企业,会因为气源不稳定影响生产,现在天然气供应保障率提升到了95%,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不用再担心“断气”的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大量使用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还带来了环保效益。
当然,中土能源合作也面临外部竞争。
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积极推动中亚能源计划,土库曼斯坦也在探索出口多元化,包括尝试向欧洲供气,甚至在冬季供气高峰期小幅调整价格。
而中国的应对策略直接展现出战略远见。
一方面构建“中亚+中缅+中俄”三大陆上天然气通道,降低单一来源风险;另一方面加速沿海LNG接收站建设,目前近30座接收站待建,预计2026年将迎来投产高峰。
这种“多条腿走路”的策略,既保障了能源安全,又维持了与土库曼斯坦等传统伙伴的稳定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