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日寇茅坪大屠杀

引子

#本文摘自《金寨文史》第二辑(1985年8月)作者李道儒、卢原炯,原标题《血洗茅坪——记日寇一次大屠杀》

这是一篇比较空洞的文史文,明显有滥竽充数之嫌。

正文

金寨县青山乡的茅坪村,和全国千千万万个村庄一样,有着一部血泪史。在那“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社会,茅坪人民陷入了灾难的深渊。

一九四三年元月二日拂晓,天阴沉沉的,夜静悄悄的,黑暗笼罩着大地。茅坪村小街五十余户人家正沉睡在酣梦之中,他们哪里知道,大难即将临头,勤劳善良的人们就要遭到一场血洗。

突然,一阵机枪声骤起,呼啸的子弹划破拂晓的夜空。

人们惊醒了!二千多名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水泄不通地包围了这条小街。日寇架起机枪封锁了道路。这起疯狂的野兽开始了兽性般地奸淫烧杀。

“腾”!只见一片火光冲天,顷刻之间烈焰腾空浓烟滚滚。

日寇在东街放火烧房子!刹时枪声、斥骂声、哭喊声混成一团。

人们争相夺路而逃,但都被鬼子枪杀在路旁。此时,国民党“师管区”部队一个排带壮丁二百八十四人宿在茅坪街,他们被鬼子吓破了胆,只顾自己逃命。这些壮丁因全部用绳子连串在一起,加之沿路折磨,无力逃跑,均被日寇赶至街西荒沙滩用刺刀捅死,血流成河,尸体遍野,其惨状实不忍睹。

日寇在茅坪犯下了滔天罪行。四百余间残墙断垣,四百余具尸体,是日寇在大别山欠下的不可偿还的一笔血债!

事隔几天,当地群众自动组织起来,将几百具死难者尸体合埋在杀场东头,即现在的“万人墓”。一九四五年,为教育后人记住日寇的这笔血债,人们在“万人墓”前修了一个纪念塔。

“万人墓”,是日寇野蛮侵略我国的铁证,是日寇侵华的一个缩影,真实地记录了日寇任意践踏我美好山河、肆意屠戮我善良的中国人民的灭绝人性的罪恶行径。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茅坪人民重见天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茅坪人民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全村三百三十四户,八四年人均收入二百零三元。村里有一个四户联办的电影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砖瓦厂、缸坛厂、油料加工厂、带锯厂、编织厂等村办企业正蓬勃发展。正如茅坪村人民自己说的那样:“昔日茅坪灾难多,今日茅坪幸福多,多亏党的好领导。”

资料来源:

《金寨文史》第二辑(1985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日寇   金寨县   金寨   文史   壮丁   血债   钩沉   拂晓   小街   机枪   尸体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