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热,我这头晕的老毛病又犯了,时不时还头疼。”7月4日18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春林的15号“摊位”前,一位长期饱受头痛的阿姨正在诉说病情。
“手掌这些红的地方,都是你血脂异常的表现。”李春林左手摸脉,右手比划重点,慢声细语为患者把脉问诊。
不远处的13号帐篷内,山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延芹的诊桌前排起了长队,不少慕名而来的求美者正等待体重管理咨询。尽管看诊速度很快,但队伍始终不见缩短。
7月4日,山东省中医院“杏林沁泉香,七秩夜未央”中医药文化夜市热闹开场。尽管暑气蒸腾,还是有不少人早早地等候在了各个“义诊摊”前。从惠民楼东侧广场一路延伸至惠民楼北侧与尚德楼南侧,人潮如织,人头攒动。
夜市一词,天生就充满烟火气。中医药文化进“夜市”,平时一号难求的“良方妙技”,变成居民破解健康密码的打卡地。“失眠门诊、祛湿门诊、生发门诊、乏力门诊……这么多特色诊疗摊位,逛着逛着就想坐下来咨询一下。”刚刚下班的打工族刘先生兴奋说道。
据悉,此次山东省中医院精心安排了脑病中心、儿科、内分泌科、妇科、生殖中心、老年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肝胆内科、风湿免疫科、耳鼻喉科、急诊重症医学中心等30多个科室参与坐诊,18位“网红中医”,70个摊位……名医义诊,连办三天。市民逛街式选择服务,碎片式收集健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义诊咨询,被“打包”送到市民家门口。
18点活动正式开始,很多专家却早已就位等待,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聊着天解决健康问题,专家与市民交流更加“零距离”。记者注意到,专家们手中都拿着一摞纸条,每遇到一位前来咨询的市民,便递出一张。现场专家解释,这是用于患者排队的“挂号纸”,在维持现场秩序的前提下,也能保证拿到号的市民得到细致诊断。一张“挂号纸”,让夜市透出融融暖意。
夜市现场,葫芦灸、小儿推拿、耳穴治疗、拔罐等特色诊疗技术用具整齐排列,各类代茶饮、中药香囊、贵重中药材点缀其中,配合投壶套圈、你比我猜、“赶鸡入笼”等互动游戏,市民们边逛边体验,脸上写满欣喜。
代茶饮摊位前,一位医生注意到排队人群中满脸通红的孩子,立即递上一杯消暑茶饮。“天太热了,快给孩子喝杯水!”家长连声道谢,孩子接过水杯咕咚咕咚喝下,脸上绽开笑容。尽管已近傍晚七点,高温橙色预警下的暑气仍未消散。许多专家一边为大汗淋漓市民扇着扇子,一边耐心倾听其疑问,温情在人与人之间流动。
户外夜市人声鼎沸,惠民楼二楼名医堂“夜门诊”也是灯火通明。10余间诊室全开,平日里一号难求的知名专家加班为患者“开夜车”,尽管已经接近21点,诊室前依旧排满了人。“白天忙于工作,即使有健康问题,也很难专门抽出时间来医院看病,听说这三天晚上名医堂专家也在坐诊,下班后我就立马赶来了。”32岁就职于某文化传媒公司的刘女士说。
结合夜市经济,中医药融入日常,显现出更深的惠民底色。山东省中医院门诊部主任介绍,与中医药文化夜市同期,7月4日-6日,除急诊、知名专家号,医院趵突泉院区和千佛山院区所有门诊科室免除全天挂号费。既有新奇体验,还能免费看病,“这样的活动太贴心了”,现场市民赞不绝口。
相比传统义诊,中医夜市更灵活、更贴近生活。中医药文化进“夜市”,“义诊摊”摆到家门口,车水马龙之处,飘散出淡淡的中药香味。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周欣怡 策划 李丽)
更新时间:2025-07-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